[发明专利]一种LED筒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7461.3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承泽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10;F21V1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LED筒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利用电流来发光的PN型半导体二极管,通入正向电压时,电子流入P型半导体,空穴进入N型半导体,电子与空穴复合从而发光,利用这种原理而制成的发光管即是发光二极管,大功率LED照明灯具即是采用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组合而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LED灯具以其体积小、亮度高、节能等优点,正逐步代替传统的白炽灯。
现有的LED筒灯,其散热部分为铝型材切割加工而成,散热装置部分与面板内环以螺纹旋转安装,当使用者需要调整灯光角度时,需要手动将LED筒灯进行旋转,故工作效率低、易拆断电线等;且面板内环与外环活动安装转轴部分一般为螺丝连接,外环面板压簧卡位一般为五金件铆接加工,故当使用者需要调整灯光角度时,需要手动将LED筒灯进行旋转,工作量大、效率低。
综上所述,现有的LED筒灯,使用者在使用时,无法灵活调节灯光的角度,故有必要研制一种LED筒灯来弥补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LED筒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等角角度调节不便、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等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筒灯,其包括面板外环、压簧、面板内环、透镜、发光源、散热装置和固定盖;
所述面板外环上设有轴孔和卡位;
所述面板内环安装在所述面板外环上,且所述面板内环内侧设有凹槽,所述面板内环外侧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轴孔中,且所述面板内环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组装压入至所述卡位中;
所述压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卡位上,其另一端与所述转轴枢接;
所述发光源固定在所述透镜上,且所述透镜固定在所述面板内环上;
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在所述发光源的上方,且所述散热装置两端设有卡钩,且所述卡钩卡扣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相互扣合,环绕成圆柱状,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加强筋和通孔;且所述散热装置中间具有空腔。
进一步,所述散热鳍片包括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所述上边缘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凸块上延伸设有第一卡勾;所述下边缘上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设有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凸块一端延伸设有第二卡勾;所述第三凸块上设有第三凹槽,且所述第三凸块一端延伸设有第三卡勾;所述第一凸块两侧均设有勾部,所述勾部包括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
进一步,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一卡勾扣合在相邻的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一凹槽内,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二卡勾扣合在相邻的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二凹槽内,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三卡勾扣合在相邻的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三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折弯部靠近所述右边缘一侧设有第三勾部,且所述第三勾部与所述第二勾部上下对称。
进一步,所述左边缘设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上设有第一折痕,且所述第二突出部设有缺口。
进一步,所述右边缘设有第二折痕。
进一步,所述面板外环内侧设有防松垫。
本发明LED筒灯散热装置由多个散热鳍片组成,散热鳍片之间通过勾部和凹槽的扣合,从而组装成一圆柱状的散热装置。所述右边缘设有第二折痕,故增加了右边缘的单片抗弯强度,提高人手的接触安全性;相邻的散热鳍片通过折弯部的勾部和凹槽相互扣合,所述折弯部互扣形成圆柱横切端,以此增加对发光源的传热速度,且与以往的人工安装相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外,本发明LED筒灯通过在散热装置两端安装卡钩,在面板内环内侧设有凹槽,通过卡钩与凹槽的相互配合,将散热装置稳固的固定至面板内环内侧,从而使得散热装置不易松动;另外,通过在面板外环上设有轴孔和卡位,所述压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卡位上,其另一端与所述转轴枢接,在面板内环设有转轴,且转轴固定在轴孔中,且所述面板内环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组装压入至所述卡位中,从而将面板内环活动连接在面板外环上,故面板内环可相对于面板外环旋转,且不易松动,制造成本低,从而实现发光角度可调,使用者只需通过控制压簧即可控制发光角度,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承泽,未经陈承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月经和怀孕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