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GPON系统的DPS QKD加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6787.4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廖进昆;段毅;邢飞;杨晓军;唐雄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gpon 系统 dps qkd 加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PS QKD(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配)的工业运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GPON系统的DPS QKD加密系统。
背景技术
GPON作为新一代宽带光接入标准,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优点,被大多数运营商视为宽带接入的理想解决方案。然而,无源光纤网络PON系统的一点到多点结构,决定了其下行信息的传输是广播式的。若在物理层可以收到光线路终端OLT发向其他用户的信息,窃听者Eve就有可能窃听到下行帧的信息。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对PON系统制定的G.983.1标准中,OLT通过光网络单元ONU提供的3个字节长密钥,对下行信元进行扰码实现加密,上行帧以明文传输。但是通过扰码所能获取的安全性是很低的,而且密钥过短则意味着被窃听者Eve破解的可能性增大。
在2004年发布的G.984.3中,ITU针对GPON网络的安全问题提出了AES解决方案(见文献ITU-T Standard G.984.3[S],2004-02)。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该技术方案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01年正式发布,2006年即成为最流行的对称密钥算法之一。它是一种块密码算法,以16字节的数据块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用24或32字节的块。GPON系统的AES加密采用计数器(CTR)模式,OLT端将明文分割为等长的数据块,对每一个块使用等长的密钥按位取异或结果作为密文发送,ONU在收到密文后将密文块与密钥再作一次异或运算,即还原明文。Eve即使窃取了下行密文,但没有密钥,也无法解密信息。AES是一种迭代算法,迭代操作流程包括:字节代换运算、行位移变换、列混合变换、轮密钥混合变换。在整个加密通信流程中只使用一段密钥,结合反复的迭代算法来对明文进行分组加密。迭代的目的是重复使用同一段密钥而不会大大降低安全性。AES算法相比扰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它对内存的要求低,在硬件实现和有限存储条件下性能颇佳,算法设计的对称性和并行性使之十分适合硬件实现。在专门设计并经过优化的硬件上,AES算法的加密/解密速度最高可达16Gb/s,远高于GPON系统的吞吐量。所以AES十分适合GPON加密。
AES加密虽然消除了下行信元广播式发送带来的安全隐患,但其前提是OLT与ONU已经事先共享了密钥。如果上行密钥仍是以明文的形式传送的,这样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泄密风险:
(1)Eve可能在光纤上接入一个分束器窃听上行信元,获取密钥。而ONU在断开或重连后会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窃听行为并不会被察觉。
(2)在上行和下行链路都加入一个分束器,Eve就可以同时窃听上行密钥与下行信息。即使下行信息以密文发送,Eve仍可以用窃取的上行密钥解密下行密文。
(3)Eve使用两个CWDM复用/解复用器就可以实现上行和下行的发送。
现在普遍被接受的一种密钥解决方案是由MIT的三位科学家共同开发的RSA公钥加密算法。其安全性是基于大数不可分解问题: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十分容易,但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作为加密密钥。RSA是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典型代表,使用一组公钥对应于一组私钥,如果用其中一个加密,则可用另一个解密。密钥长度从40到2048位可变,密钥越长则保密性越好,但加密的计算量也大,所以要在安全性与开销之间折衷考虑。但是,RSA所基于的大数不可分解性,需要两个值非常大的素数,使乘积的长度大于512位。这种大数计算带来的后果首先就是RSA的计算速度很慢,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占用率都很高,一般只能用于少量的数据加密;其次受限于素数产生技术,产生密钥的过程很繁琐,难以做到一次一密;再次,在保密级别与密钥长度的相关性上,对称密钥体制是同步增长的,而RSA则是非线性的快增长。另外,近年来随着量子算法的发展,RSA所基于的大数不可分解特性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如Shor已经证明一台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进行因数分解。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量子计算机将会使RSA公钥体制面临崩塌的危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可伸缩简易晾衣架
- 下一篇:电瓷坯体浸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