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止变形的薄壁管材切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6340.7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康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冠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康晓洋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变形 薄壁 管材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薄壁管材切割装置,具体是一种可防止变形的薄壁管材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薄壁管材切割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能适应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管材问题。传统的薄壁管材切割装置在切割时容易造成管材的变形,导致管材的二次加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申请号CN 200920043112.X,申请公开号CN 201446288U,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薄壁管材割刀,该装置采用弹簧储能的理念,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确定合适的初始储能,在整个切割过程中,使割刀刀片自动进给,并达到高效切割的目的。但是该装置并没有解决管材容易变形的问题。
中国申请号CN 01222330.1,申请公开号CN 2472850,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薄壁管材旋切机,该装置切割时不产生切屑,切口光滑平整且略向内收缩,无须倒角去毛刺,特别适用于管径有装配要求的管材的切割,适用于各类不锈钢复合管、铝复合管、硬塑料管以及普通薄壁金属管等管料的切割。但是该装置也没有针对管壁的变形做出特别的设计。
综上,虽然薄壁管材切割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献中未见报道可防止变形的薄壁管材切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变形的薄壁管材切割装置,可以通过该装置在切割薄壁管材的同时保证管材的横截面的完整性,实现无变形的管材切割。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管壁支撑模块、管壁切割刀、壁外横梁、连接梁、壁内横梁、管壁。
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是指用来支撑管壁内部,防止切割管壁时造成管壁变形。
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在插入管内部时,头部直径可以设置为小于管子的内径,方便进入。
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在插入切割位置点时可以把直径设置为大于等于管子的内径,大于管子内径的百分比为0.1-1%。
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的直径为0.1-100厘米。
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的厚度为0.2-10厘米。
所述的管壁切割刀是指用来切割管壁外壁使管子断为两端的装置。
所述的管壁切割刀的切割方式是绕着管壁旋转切割。
所述的管壁切割刀的尖端为0.1-600微米。
所述的壁外横梁是指用来安装、连接管壁切割刀到连接梁的装置。
所述的连接梁是指用来连接壁外横梁与管内部件的装置。
所述的连接梁是用来保证管壁支撑模块与管壁切割刀在管壁内外的位置相对固定。
所述的连接梁能够绕着壁内横梁旋转。
所述的连接梁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范围为0.1-20厘米。
所述的壁内横梁是指用来连接管壁支撑模块与连接梁的装置。
当需要切割薄壁管材时,把该装置插入管中,当到达目标切割位置后,把管壁支撑模块的直径增大,然后管壁切割刀绕着管壁开始旋转加力切割,直至把管壁切断。
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使用管壁支撑模块对管壁增压,在管壁切割刀切割时保护管壁,防止管壁变形,实现薄壁管材的较好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可防止变形的薄壁管材切割装置包括:管壁支撑模块1、管壁切割刀2、壁外横梁3、连接梁4、壁内横梁5、管壁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1是指用来支撑管壁内部,防止切割管壁时造成管壁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1在插入管内部时,头部直径可以设置为小于管子的内径,方便进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1在插入切割位置点时可以把直径设置为大于等于管子的内径,大于管子内径的百分比为0.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1的直径为0.1-100厘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支撑模块1的厚度为0.2-10厘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切割刀2是指用来切割管壁外壁使管子断为两端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切割刀2的切割方式是绕着管壁旋转切割。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壁切割刀2的尖端为0.1-60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冠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康晓洋,未经昆山冠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康晓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用层析柱分离装置
- 下一篇:具有插接结构的输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