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通讯模块及其耦光组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3605.8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萍;游宏彬;翁佳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3 | 分类号: | G02B6/4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阚梓瑄;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模块 及其 组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通讯模块,尤指一种具有透镜耦光载具的光通讯模块及其耦光组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通信及传输的需求益发增长,对于数据传输的速度及带宽的需求也随之升高,为了适应通信网路大量的信息传输需求量,利用光电转换而进行信号传送的光通讯产业亦随之蓬勃发展。
在光通讯产业中,由于信号的通信主要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将转换后的光/或电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其中,在光输送路径中,若有一个环节对位不够精准,则其信号传送及转换即可能出现误差,进而导致输出信号错误或是能量损失等问题,因而如何确保光信号传送过程可准确对位为现今光通讯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有美国专利证号US7,578,623揭露一种透镜对位载具及具有对位框的套筒,如图1所示,该光缆连接器组合结构1包括连接器组14及光缆接头15,其中连接器组14包含透镜载具10、对位框11、电路板12及套筒夹具13,光缆接头15的一端具有套筒151,另一端则为光缆152。其中,电路板12上具有收发光芯片121,且在收发光芯片121上具有光电装置122,用以进行光电转换;以及,多个透镜101设置于透镜载具10上。当欲组合连接器组14时,首先将对位框11与电路板12进行对位组接,即将对位框11的定位凸块112对应于电路板12的孔洞123以进行机械式组装定位,以使对位框11可固定设置于电路板12之上。再者,则将透镜载具10对应于对位框11而设置,即将透镜载具10的第一定位部102对应于对位框11的定位孔111而设置,以使透镜载具10设置于对位框11上,并使其上的多个透镜101可与电路板12上的光电装置121相互对应,其后,再将光缆接头15的套筒151与对位框11及透镜载具10对应设置,先穿越对位框11的开口113,并使其与透镜载具10的第二定位部103对应组接,借此,以使光缆接头15可通过套筒151而与对位框11及透镜载具10对应连接。最后,再以套筒夹具13夹设于对位框11及透镜载具10上,以使该连接器组14及光缆接头15的连结关更为稳固,并完成其连接器组14及光缆接头15之间的光路连接。
然而,在此传统光缆连接器组合结构1中,由于对位框11、透镜载具10、电路板12及光缆接头15的组接方式均为机械式的结构对位,若是在其中之一组件插接、组装的过程中遭受到外力干扰或是操作对位不当,则极易造成对位组装上的误差,且由于光缆连接器组合结构1的光电转换需要精准的光学对准,其中若产生一点误差,则会造成光电信号无法顺利转换,进而将导致产品不良、或是产品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讯模块及其耦光组接方法,借由每一光电单元上的定位特征与每一透镜单元进行被动的定位对准,以使透镜耦光载具可与基板精准对位,以可维持其精准的耦光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讯模块及其耦光组接方法,借由基板上的导胶沟槽及透镜耦光载具的导胶区的设计,更可使透镜耦光载具与基板组装设置时,可直接通过点胶作业而简便地进行接合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讯模块及其耦光组接方法,通过套筒与透镜耦光载具的机械式组接,再通过夹具的加强接合强度,可使光通讯模块达到三维结构均稳固结合,进而可稳定地维持整体光通讯模块的耦光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光通讯模块,包含:基板,具有至少两个收发光芯片,其上具有多个光电单元,每一光电单元上具有一定位特征;透镜耦光载具,具有框架及透镜阵列,透镜阵列包含多个透镜单元;套筒,与透镜耦光载具相组接;其中,基板的每一光电单元分别对应于透镜耦光载具的每一透镜单元,当透镜耦光载具与基板相组接时,可借由每一光电单元上的定位特征与每一透镜单元进行被动的定位对准,以使透镜耦光载具与基板精准对位,再借由套筒与透镜耦光载具的组接,以形成精准的光通讯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入户设备箱
- 下一篇:机械压紧装置和光纤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