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辊制管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2413.5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戴林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锻压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21D5/12 | 分类号: | B21D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1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辊制管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管机,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用于卷制各种规格长度和口径的管材的三辊制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厚壁直缝焊管,成型方法分为折弯机加磨具成型、卷板机成型、排辊成型和液压机成型四种。
但是折弯机加磨具成型、排辊成型和液压机成型这三种成型法不仅设备庞大,能耗极高,而且一旦更换规格就必须更换相应的模具,产品规格越多后期磨具投入成本就也越高。由于成本原因,几乎不能生产非标规格管材。
卷板成型法虽然设备投资小,成本只有上述三种的1/5-1/10,但是由于结构原因,长度只能在3-6m并且不能生产中小口径的厚壁无缝钢管。
传统的折弯机加磨具成型和液压机成型这两种成型方法,由于工件和模具在成型是面接触,所需成型压力极高。但是由于是全长度均匀受力,钢管的直线度非常好。
传统的卷板成型法由于在工件和成型棍之间是线接触,所以相对使用压力较低,但是由于机器结构原因成型力只能施加在工作辊两端,在加工过程中工作辊不可避免的产生挠度变形,这一变形随着长度增加而显著增加,目前只能只能增加工作辊直径来解决,从而使机器能力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折弯机加磨具成型和液压机成型这两种成型方法成型压力高、卷板成型法成型过程中产生挠度变形的问题的三辊制管机,本设备专门用于生产各种规格长度和口径的钢管,可实现标准规格和非标规格在同一设备上完成。
技术方案:一种三辊制管机,包括底座、卷板装置和机架,所述卷板装置通过机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卷板装置包括上工作辊,所述上工作辊的上方设有活动横梁,所述活动横梁上方设有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通过机架与底座连接,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通过至少两只液压油缸连接。
在初始卷制阶段,活动横梁压在上工作辊上面,以补偿上辊产生的挠度。由于成型所需压力是均匀分布在活动横梁2只或多只液压油缸提供,所以长度方向上受力均匀。制品直线度和折弯机加磨具成型一致。
在卷子末端,活动横梁和上工作辊分离,这时上工作辊仅起到固定工件的作用,成型依旧靠活动横梁完成。
在上工作辊末端设有可翻转或独立升降的轴承体在卷制工艺结束后,翻转或降低轴承体,可使工件沿工作辊轴向抽出。恢复或提升轴承提即可完成,设备准备状态,即可进行下一工件卷制。
有效效果:本发明在制品过程中无需任何模具,可节约模具费用;用于生产各种规格长度和口径的钢管,可实现标准规格和非标规格在同一设备上完成;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避免的产生挠度变形,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实例。
实施例一
一种三辊制管机,包括底座、卷板装置和机架,所述卷板装置通过机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卷板装置包括上工作辊,所述上工作辊的上方设有活动横梁,所述活动横梁上方设有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通过机架与底座连接,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通过至少两只液压油缸连接。
在初始卷制阶段,活动横梁压在上工作辊上面,以补偿上辊产生的挠度。由于成型所需压力是均匀分布在活动横梁两只液压油缸提供,所以长度方向上受力均匀。制品直线度和折弯机加磨具成型一致。
在卷子末端,活动横梁和上工作辊分离,这时上工作辊仅起到固定工件的作用,成型依旧靠活动横梁完成。
在上工作辊末端设有可独立升降的轴承体在卷制工艺结束后,降低轴承体,可使工件沿工作辊轴向抽出。提升轴承提即可完成,设备准备状态,即可进行下一工件卷制。
实施例二
一种三辊制管机,包括底座、卷板装置和机架,所述卷板装置通过机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卷板装置包括上工作辊,所述上工作辊的上方设有活动横梁,所述活动横梁上方设有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通过机架与底座连接,固定横梁与活动横梁之间通过至少两只液压油缸连接。
在初始卷制阶段,活动横梁压在上工作辊上面,以补偿上辊产生的挠度。由于成型所需压力是均匀分布在活动横梁多只液压油缸提供,所以长度方向上受力均匀。制品直线度和折弯机加磨具成型一致。
在卷子末端,活动横梁和上工作辊分离,这时上工作辊仅起到固定工件的作用,成型依旧靠活动横梁完成。
在上工作辊末端设有可翻转的轴承体在卷制工艺结束后,翻转轴承体,可使工件沿工作辊轴向抽出。恢复轴承提即可完成,设备准备状态,即可进行下一工件卷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锻压机床厂,未经镇江市锻压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环钢套拉伸模具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