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柜体和柜体的柜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0358.6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翟超;刘刚;孙健;汪海涛;徐明明;夏克鹏;姚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电子设备 及其 柜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等级及使用环境要求越来越苛刻,电力电子器件在高功率等级工作条件下的高功率损耗将产生大量的热,使电力电子器件温升很高,由于温度是限制电力电子器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器件温度越高,其使用寿命越短,因此电力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成为影响电力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篇申请号为201120069000.9的专利文献《一种电力电子设备散热系统》中,公开了一个电力电子设备散热系统,包括设备柜体,设置在设备柜体内的液冷换热器、风机、发热部件安装区、系统风道和设备发热部件。
系统风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连接发热部件安装区形成循环通道,发热部件安装在系统发热部件安装区内,系统风道除进风端和出风端之外的部分与发热部件的安装区隔离,液冷换热器安装在系统风道的进风端或出风端或所述系统风道内,风机安装在系统风道的进风端或出风端或所述系统风道内,或同时安装在系统风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系统风道由所述设备柜体一侧的侧壁版、设备柜体的隔板、所述安装区底板、所述后立板、所述设备柜体的后侧壁版结构和门端结构合围而成。
该设备结构复杂,不方便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系统风道除进风端和出风端之外的部分与发热部件的安装区隔离,设备维修困难,加大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柜体和柜门,解决现有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柜体结构复杂,对柜体内部器件维修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柜门,该柜门的门板背面设有与门板平行的上下方向的夹层,该夹层与门板构成上下方向的夹层通道,所述夹层通道的上端口设有风机,该风机出风口与所述夹层通道的上端口串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柜体,包括柜门,该柜门的门板背面设有与门板平行的上下方向的夹层,该夹层与门板构成上下方向的夹层通道,所述夹层通道的上端口设有风机,该风机出风口与所述夹层通道的上端口串接,所述夹层通道和柜体内部空间构成循环通道,所述柜体内还设有上下两个用于装配电力电子设备的隔板,上隔板设于所述夹层通道上端口的下方,下隔板设于所述夹层通道下端口的上方,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设有通风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隔板,所述柜体内部设有回流通道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装配有发热器件,所述回流通道装配有风机,所述散热通道和回流通道首尾连接构成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内设有换热器,所述回流通道是由所述柜体的门板及其背面设置的与所述门板平行的上下方向的夹层构成的上下方向的通道,所述散热风道由柜体内部空间构成,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回流通道的上端,其出风口与所述回流通道的上端口串接,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柜体下方的隔板上,柜体上方的隔板设于所述回流通道上端口的下方,所述柜体下方的隔板设于所述回流通道下端口的上方,所述柜体上方隔板和下方隔板设有通风孔。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散热风道由柜门夹层空间和所述设备柜体内部空间首尾相连构成循环通道,柜体内部发热器件只用上下两个隔板隔开,将风机安装于柜门上,而且柜门可以拆卸,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提高了工作可靠性,降低了设备价格,而且便于维修人员检修并对柜体内部器件进行维修,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力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力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力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电力电子设备的风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换热器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循环通道结构件俯视图;
图6b为本发明循环通道结构件仰视图;
图6c为本发明循环通道结构件正视图;
图6d为本发明循环通道结构件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柜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柜体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力电子设备柜体内设有风机1、回流通道2和换热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0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马达MEMS器件中的差分输出
- 下一篇:引导段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