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绿色木霉控制豆科牧草根腐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5103.0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殿林;陈申宽;修伟明;皇甫超河;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绿色 控制 豆科 牧草 根腐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草地牧草病害生物防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食用菌产业化的蓬勃发展,食用菌栽培废料(菌糠)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并造成资源的浪费,菌糠再利用的研究倍受人们关注。在人工草地生产中根腐病发生严重,降低了牧草的产量与品质,制约了人工草地产业化的发展。探索高效绿色的生物制剂防治病害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932年,Weindling发现木素木霉(Trichoderma lignorum)可以寄生于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建议将该菌用于土传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木霉菌生防研究工作从此开始。由于木霉菌的广泛适应性、广谱性及多机制性,一直是植病生防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截止到1997年,国内外已经登记的木霉菌制剂多达11种,其中包括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5个,多孢木霉菌(Trichoderma polysporum)1个,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2个,其他木霉菌(Trichoderma spp.)3个,多数用于植物土壤传播病害的防治,如Sclerotinia,Phytophthora,Rhizoctonia,Pythium,Fusarium,Vert icillium,等等。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属于半知菌类的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广泛存在于土壤、根围、叶围、种子和球茎等生态环境中,食用菌栽培料上污染木霉的种类也很丰富,已经鉴定到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Trichoderm harzianum)、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钩状木霉(Trichoder mahamatum)、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和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等。国内外许多学者将其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在杨树烂皮病的生防研究中发现,木霉对烂皮病菌也有较好的防效,林间防治杨树烂皮病治愈率达92.4%,效果达82.4%。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木霉菌剂多为它的孢子制剂,将木霉发酵制成的孢子制剂进行种子包衣或土壤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木霉菌能靠寄生作用穿入病原真菌菌丝内部生长,有可能随侵入菌丝进入棉株内部,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生长发育,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木霉菌在牧草病害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污染、可持续的治理豆科牧草根腐病的方法。
本发明内容包括:
一种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木霉菌控制豆科牧草根腐病菌入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本地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污染料内产生的绿色木霉作为控制根腐病菌的微生物。通过在豆科牧草播种时施入到田间,达到控制土壤中根腐病菌入侵的效果。
绿色木霉菌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有害微生物,是食用菌生产中制约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被绿色木霉污染的菌袋,污染食用菌生产的环境,导致制种和栽培过程中感染,废弃物施入土壤后经过分解成为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在豆科牧草生产中应用,对土传的根腐病起到较好的防病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绿色木霉菌的培养过程
采用阔叶树(柞树、桦树)木屑78%、麦麸20%、白糖1%和石膏的配方,经过高压灭菌后按照正常的无菌操作方式接种管理,选择绿色木霉污染的菌袋作为生物防治的菌剂。
2.豆科牧草根腐病菌
紫苜蓿,饲料大豆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根腐病,一般田间发病率在5%到30%,严重地块导致缺苗断条,致病的病原主要有镰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等。是一类土壤传播的土壤中的习居菌。
3.处理方法与管理技术
在豆科牧草的播种期,按5kg/666.7m2的剂量和种肥一同施入到播种沟内,其它的田间管理同大田。经过几年的试验田间防病效果达到50%以上。可以有效地控制了豆科牧草根腐病的发生危害,处理后对牧草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没有不良的影响。
替代试验结果:按照上述大田试验方法在室内进行了盆栽防病的试验,也同样得到了较好的防病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未经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阻塞的通气装置
- 下一篇:挡边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