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间歇式温度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529.1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间歇 温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冰箱间歇式温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冰箱的箱体内均自带温度控制器,新冰箱经过几年的使用,有的冰箱会因温度控制器性能欠佳而造成压缩机不停机,或者冰箱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有轻微泄漏也会造成不停机等故障。此类故障虽然对使用影响不太大,但如不及时处理,其危害主要有:一是冰箱压缩机长期运转不停机使其疲劳而彻底损坏;二是压缩机长期不停机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三是冰箱用电存在火灾隐患。因为冰箱的体积、重量均较大,所以用户不方便搬上搬下及时去维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不改变冰箱内部原有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很好的解决了上述几方面问题,有效保障了安全用电和延长冰箱压缩机使用寿命的目的。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冰箱间歇式温度控制器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内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冰箱的箱体内均自带温度控制器,新冰箱经过几年的使用,有的冰箱会因温度控制器性能欠佳而造成压缩机不停机,或者冰箱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有轻微泄漏也会造成不停机等故障。此类故障虽然对使用影响不太大,但如不及时处理,其危害主要有:一是冰箱压缩机长期运转不停机使其疲劳而彻底损坏;二是压缩机长期不停机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三是在冰箱用电存在火灾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不改变冰箱内部原有电路结构的前提下,很好的解决了上述几方面问题,有效保障了安全用电和延长冰箱压缩机使用寿命的目的。
电路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源经降压电容C4和泄放电阻R6降压限流,由硅整流二极管D2半波整流,再经过稳压二极管DW稳压和电解电容C3滤波获得温度控制器电路工作所需的12V稳压电源。
间歇振荡电路中的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的第10脚、第11脚各接1只110kΩ的固定电阻,在两只固定电阻之间加接1只2.2MΩ的线性电位器。这几只电阻的阻值应根据调试情况来确定。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的第1脚输出的高电平,高电平通过电阻R1由NPN型晶体管VT1进行功率放大,最后驱动直流继电器J工作,直流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1连接冰箱电源插座CZ。
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的第7脚所接发光二极管LED为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它能够指示冰箱通电或断电情况。
技术特征:冰箱间歇式温度控制器,它由220V交流电源、阻容降压整流电路、12V稳压电路、间歇振荡电路、间歇时间调节电路、电平功率放大及继电器控制电路和冰箱工作状态指示电路组成,其特征包括:
阻容降压整流电路:由降压电容C4、泄放电阻R6、硅整流二极管D2组成,降压电容C4的一端和泄放电阻R6的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端L,降压电容C4的另一端和泄放电阻R6的另一端与硅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硅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接12V稳压电路;
12V稳压电路:由稳压二极管DW、电解电容C3组成,稳压管二极管DW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3的正极接硅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稳压管二极管DW的正极和电解电容C3的负极接电路地GND;
间歇振荡电路:由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电容C1、电阻R2组成,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采用的型号为CD4060, 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的第12脚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的第16脚和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路正极VCC, 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的第8脚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路地GND;
间歇时间调节电路:由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电容C2、电阻R3、电阻R4和线性电位器RP组成,二进制串行计数集成电路IC1的第9脚、第10脚、第11脚分别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线性电位器RP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线性电位器RP的活动臂,电阻R4的另一端接线性电位器RP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芸,未经周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