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简式逃逸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6484.6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韩佳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佳溪 |
主分类号: | F41F3/04 | 分类号: | F41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302 陕西省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简式 逃逸 | ||
技术领域 轻简式逃逸塔属于载人航天技术,它是宇航员进入飞船之后,飞船由静止到上升至三千米之间;主推力火箭或飞船在发生事故或将要发生事故时,用于宇航员逃生的一个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航天部用350亿元巨资购买了俄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并派出一千人次的人员长期到俄国学习,获得了载人航天的成功,中国购买俄国载人航天器的逃逸塔,共有四部分组成,从上往下数便是,一个270公斤的压重物,该物下边是一组多个弯曲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弯曲火箭下边是一个有三个噴口的固体燃料的主拉力逃逸火箭,主逃逸火箭下边,是一个带外罩的支架。该支架用爆炸螺丝与飞船的轨道仓相连。
逃逸塔的作用,只是把飞船的返回仓和轨道仓直拉起之后,然后再使其进入弯曲轨道,以使宇宇航员降落在安全区。
实现飞船的提升和弯曲轨道运行,可以用多种技术方法实现,但是最安全、最轻便的方法,才是载人航天器所应该选择的方法。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俄国人设计的逃逸塔,它却违背了火箭设计的基本准则。
一个完整的轻简式逃逸塔,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把逃逸火箭负载简化和减轻。另一方面是把逃逸塔的自身重量减轻。中国购买的俄国宇宙飞船的低空逃逸,是火箭带动轨道仓,返回仓和宇航员一起逃逸。其实,只要能实现返回仓一仓逃逸就够了。这样就省去了轨道仓逃逸。这也就减去了逃逸火箭的一多半的负载。这样,就更能够把轻简式逃逸火箭设计的更小更轻。但是,由于该项技术已是另一个科技主题,因此,该项技术将在另外的发明专利申请中陈述,本申请只陈述轻简式逃逸塔的主题。
发明内容 轻简式逃逸塔有三部分组成,其第一部分是固体推力火箭,它的作用是为飞船内的宇航员提供逃逸动力。其第二部分是火箭的转向结构,它的作用是使火箭不但产生一个向上提升的拉力,而且还控制火箭上升一个阶段后,再产生一个横向推力,以使飞船内的宇航员降落于远离飞船主推力火箭的危险区。其第三部分是支架,它的作用是,使逃逸火箭的噴口与飞船之间产生一段距离,以此来保证逃逸火箭的射流尽可能地接近飞船逃逸的轨道,以便提高火箭的效率。其特征在于:
A):本技术逃逸火箭的结构与原有的主逃逸火箭结构大部相同,其所不同之处是:
(1)原有的逃逸火箭有三个噴口,本技术的逃逸火箭是对称的两个,但是,本技术的逃逸火箭的总功率略大于原逃逸火箭的总功率。因为,本技火箭要产生一个横向的推力分量。
(2)本技术逃逸火箭的噴管之上,加有一个轴环(图1的4)。
(3)本技术逃逸火箭的中心下边,有一个连接操纵杆(图1的6),这个连接杆的上端与逃逸火箭的外壳,焊或铸为一体,为了减小重量这个连接操纵杆可制成管形或其它形体。
B):逃逸火箭下边的结构框架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连接逃逸火箭与下支架结合,另一个作用是装载逃逸火箭有限摆动的机械结构。控制逃逸火箭有限摆动的机械结构,分为复杂式和简单式。这两种机械结构分别都可以实现逃逸火箭的变向飞行。与复杂式机械结构相比较,简单式的机械结构更安全可靠。
C):简单式控制逃逸火箭变向噴射的装置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弹簧套管(图1的10),另一部分是阻尼油缸(图4和图1的7)。无论是弹簧套管或阻尼油缸,两者的两头都有一个连接轴孔(图4中的6和1),它们的一头轴孔与逃逸火箭的下部分连接操纵杆(图1的6)的下端连接,另一头的轴孔与逃逸塔上的框架轴孔连接。阻尼油缸与弹簧管各自两端的连接点,与逃逸火箭轴套轴心的距离大约相等。
D):阻尼油缸与弹簧套管控制逃逸火箭的飞行轨道的原理是,在逃逸火箭待飞时,阻尼油缸注满了防冻、不燃、不腐蚀的液体。此时弹簧套管被压缩至最低点,逃逸火箭也处在垂直状态,当逃逸火箭点燃后,此时逃逸火箭拉动飞船垂直上升,当飞船需要转弯时,阻尼油缸上的爆炸阀门(图4中的3)打开。阻尼油缸和火箭下连操纵杆在弹簧套管的推力作用 下,油缸内的液体便被逐渐地挤出;逃逸火箭也便失去垂直状态。火箭便对飞船产生一个既提升又横向移动的拉力,并且,随着油缸内的液体被挤出的增多,逃逸火箭的横向推力也随之增加。从而实现一枚固体燃料火箭,既能提升负载,又能在把负载提升到一定高度后,逐渐加大横向运送负载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佳溪,未经韩佳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装卸的干燥器滤筒
- 下一篇: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