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常压可染共聚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纺织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2398.8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8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杨梅;佐藤雅伸;刘同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4B1/14;D02G3/04;D01F8/02;D01F8/14;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压 可染共 聚酯纤维 纤维素 纤维 纺织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常压可染共聚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纺织品。
背景技术
黏胶、醋酯等再生纤维原料虽然是从植物中提取,但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药剂毒性较大,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而热可塑性纤维素纤维可克服以上缺点,从地球上可以利用光合成大量生成的纤维素中提取,可生物分解,生成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而且由于纺丝采用熔融纺丝,可以做成任何断面的纤维赋予织物高光泽、高吸水性等性能,另外可以通过复合纺丝技术做成天然纤维、再生纤维所不能达到细度的纱线,还可以通过假捻加工赋予织物一定的蓬松性。但这种纤维由于本身强度比较低的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必须与其他的强度较高的纤维复合才能达到服装,装饰,或产业织物所需强力。
另外,普通聚酯纤维的外观、性能等已深入人心,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与热可塑性纤维混用时染色可用同一种染料染色,其也成为与热可塑性纤维复合的最佳选择,但这样的组合存在染色温度不统一的问题,若使用普通聚酯纤维的高温染色,会很大程度的降低热可塑纤维的强度;若使用热可塑性纤维的低温染色,则普通聚酯纤维得色浅、色牢度差。
对此,中国专利201010180053.8中公开了一种含常压可染共聚酯纤维的织物,该织物中还可以含有热可塑性纤维,该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色差的问题,但是布面还会出现麻灰点,影响面料的品质,而且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牢度佳、耐热性优异、色差小,尺寸稳定性佳的含常压可染共聚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纺织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纺织品为由常压可染共聚酯纤维与热可塑性纤维素纤维所形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构成上述共聚酯纤维的二元酸成分中,对苯二甲酸结构单元含量为90mol%以上,构成上述共聚酯纤维的二元醇成分中乙二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为70~99mol%、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0mol%,上述共聚酯纤维中还含有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的聚乙二醇结构,其含量占共聚酯纤维总量的1~30wt%;这里的热可塑性纤维素纤维由75~95重量%的纤维素脂肪酸混合酯及5~25重量%的可塑剂所形成。其中构成上述共聚酯纤维的二元醇成分中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6~20mol%。
在共聚酯纤维制备过程中的聚合反应阶段添加聚乙二醇单体,因为聚乙二醇的柔顺链结构可以降低共聚酯纤维结构的紧密度,使得染料更容易分散进去,降低了染色温度,同时由于添加了聚乙二醇单体,可以使织物的干热收缩得到很好的控制。共聚酯纤维中聚乙二醇结构的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总量占共聚酯总量的1~30wt%,在此范围内,与未添加聚乙二醇单体品相比,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可从20%以上减低到14%以内,从而确保所得纺织品的干热收缩可以控制在-4.0~2.0%范围内。如果聚乙二醇结构的分子量及总量不在上述范围内,则共聚物纤维的干热收缩大,纺织品的干热收缩会很差,且共聚物的纺丝性也会变差,容易出现飘丝现象。
本发明的热可塑性纤维素纤维由75~95重量%的纤维素脂肪酸混合酯及5~25重量%的可塑剂所形成。可塑剂是指与纤维素脂肪酸混合酯相容性好,可以熔融纺丝且可塑化效果显著的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甘油类化合物、己内酯类化合物、对二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化合物或上述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优选聚亚烷基二醇化合物。具体可参照日本专利P2001-193179、P2001-273348、P2002-300234。
本发明的纺织品为由上述常压可染共聚酯纤维与热可塑性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短纤纱或混纤长丝所形成、由上述常压可染共聚酯纤维的短纤纱或长丝与热可塑性纤维素纤维的短纤纱或长丝所形成。
本发明的纺织品的经纬向干热收缩率均为-4.0~2.0%。如果纺织品的干热收缩率过大或过小,制成衣服熨烫后,变形会很严重。
使用分散染料染色后所得的本发明的纺织品,其色差△E≤15。若超出此范围,则两种纤维同色性差,在纺织品表面易形成麻灰点,影响美观。
与染色后整理前相比,热可塑性纤维素纤维的强度损失率在20%以内。若损失率在20%以上,纺织品强度偏低,不能满足服装、装饰、产业用织物的强力要求。
本发明的纺织品具有常压可染、染色性能优越、染色牢度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各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入射型聚氨酯泡沫圆角锥吸波材料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