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混合性听力损伤的人工听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271.6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后广;黄新生;饶柱石;李中凯;戚颖;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A61L27/06;A61L27/18;A61L27/16;A61L27/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混合 听力 损伤 人工 听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听骨,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治疗听力损伤、混合性听力损伤的压电型主动式人工听骨。
背景技术
人工听骨是一种替换人体中耳内三块听小骨的一个或多个的装置,用于治疗因听小骨坏死或缺损而引起的传导性听力损伤。但临床上显示,这些患有传导性听力损伤的患者中,部分还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即患者内耳中的耳蜗还存有功能性障碍。这种同时伴有传导性听力损伤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情况,临床上称之为混合性听力损伤。针对该类听力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都是在植入人工听骨后,再让患者佩戴助听器,即先通过人工听骨来治疗其中的传导性听力损伤,再通过助听器的佩戴,对输入声音进行放大,补偿其中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而传统助听器只能解决轻度到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佩戴舒适性不佳,患者常常有耳道堵塞的感觉;输出的声音信号和耳道反馈的声音信号混叠,使人感受到的声音信号清晰度降低。这些不足使得很多患者不愿意佩戴传统助听器。
针对以上问题,迫切需要研发一种主动式人工听骨,既能替换损坏的听小骨,完成人耳感声振动信号的传递;又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主动伸缩运动,将振动幅值放大,补偿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
Alexander M. Huber等在“Otology & Neurotology,2006,27(8): 1104-1109”上公开了他们研发的一款主动式人工听骨,该主动式人工听骨由一电磁作动器和一传统人工听骨组成,其中电磁作动器固定在传统人工听骨的连杆上。该主动式人工听骨除了能够替换损坏的听骨,传递振动信号,治疗传导性听力损伤;还能通过其电磁作动器的激振力,将所传递的振动信号放大,补偿患者存在的感音性听力损伤。尽管该主动式人工听骨能够对混合性听力损伤进行补偿,但由于该人工听骨的作动器是采用电磁式的,即利用电磁原理来实现驱动,这使人工听骨不能在强磁场环境下工作;电磁式作动器能耗较大,需较频繁充电,不适合应用到全植入式人工听骨;电磁式作动器工作频带较窄,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多发生在高频段,使得其在高频段的补偿效果欠佳。
综上所述,现有可以治疗混合性听力损伤的主动式人工听骨存在不能在强磁场环境下工作;耗能大;高频增益差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在强磁场环境下工作、能耗小、高频增益好、用于治疗混合性听力损伤的压电型主动式人工听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用于治疗混合性听力损伤的人工听骨,包括植入人耳内鼓膜上的顶盘,顶盘的内侧设有连接杆、与连接杆相连的压电装置,压电装置的前部设有作用在人耳镫骨上的镫骨夹;所述的顶盘上开有通孔;所述的压电装置经导线连接植入在头骨上的电源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源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采集外部声音信号的麦克风,麦克风将采集到的外部声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导线将电信号传给设在电源与信号处理模块内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将输入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再通过导线将处理后的电信号传入到人工听骨内的压电装置上。
所述的压电装置包括阶梯形的连接杆、套装在接杆上的套管,套管内设有压电叠堆,套管的出口侧设有使压电叠堆紧靠在连接杆上的托盘;
所述的压电装置包括柱形铰接头的连接杆、铰接在连接杆上的端盖,端盖上设有套管,套管内设有压电叠堆,套管的出口侧设有使压电叠堆紧靠在端盖上的托盘;
所述的压电装置包括球形铰接头的连接杆,连接杆上铰接有钹型结构的壳体,壳体内装有压电叠堆。
所述的套管、壳体的外部镀有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钛或钛合金金属材料,或与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聚四氟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硅橡胶薄膜高分子材料薄膜包覆;
所述的连接杆与顶盘偏心连接,连接点靠近顶盘长径的一侧;
所述的托盘与套管滑动配合;
所述的镫骨夹为漏斗夹形、带环状夹的人字形、圆柱杆形或圆柱钩形;
所述顶盘、连接杆、镫骨夹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钛或钛合金医用金属材料制成、或采用医用陶瓷以及医用的聚四氟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或硅橡胶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且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钛、钛合金医用金属材料制成或医用陶瓷以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顶盘、连接杆、镫骨夹,能在强磁场环境下工作、能耗小、高频增好。与现有技术相比,人工听骨不仅能像一般人工听骨那样替换损坏的听小骨、传递振动信号,还能根据患者所伴有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情况,将所需传递的振动信号加强,补偿听力损失。其主要优点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