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滤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030.1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沃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7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生物分离滤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旨在净化水的原生态复合生物滤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别墅区、广场、学校等公共及私人社区建设有多个独立的生态景观水体。然而,几乎每个独立的生态景观水体都存在污染,为保证景观水体水质的可延续性,提高景观水体的可接触性,增强景观水体的景观娱乐性,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原生态水质维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生态景观水体存在的上述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等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生物滤净系统,该滤净系统旨在建立原生态水净化的复合生物滤净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滤净效果好,性价比高,环保自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生物滤净系统,包括系统及设于系统外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压表,所述系统分隔为五个独立的净化区,第一净化区为光合细菌微生物净化区,第二净化区由硝化细菌微生物滤净区与反硝化细菌微生物滤净区组成,第三净化区为微生物颗粒截留区,第四净化区为底栖生物滤净区,第五净化区为滤食生物及观赏植物滤净区;所述进水管通入所述第一净化区的上部,所述第一净化区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净化区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净化区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净化区的底部连通,所述第四净化区置于所述第二净化区和所述第三净化区的上方,所述第四净化区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净化区的上部连通,所述第四净化区的上部与所述第五净化区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水管接在所述第五净化区一侧的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净化区由柱状型光合细菌载体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二净化区由上下分隔的聚酯纤维棉微生物载体和聚乙烯中空球体微生物载体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三净化区由上下分隔的火山岩微生物载体和麦饭石微生物载体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二净化区和所述第三净化区的底部设有用于冲洗泥沙及沉淀颗粒物的排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复合生物滤净系统的理念,具有如下优点:
(1)以光合细菌微生物载体模块作为过滤首阶段,辅助其它物理和生态净化阶段,能有效分解水中有机物及无机物,达到水质净化目的;
(2)本设备无需投药,净化效果佳,是一种建立在原生态水系统上的水处理系统;
(3)结构简单、生物处理效果好、生物载体量大、性价比高,且采用组合模块化结构,便于更换、维修方便,可以埋入地下,也可放置在庭院,不需建机房,更不需采暖保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复合生物滤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净化区1、第二净化区2、第三净化区3、第四净化区4、第五净化区5、进水管6、水压表7、出水管8、排污口9、柱状型光合细菌载体11、硝化细菌微生物滤净区21、反硝化细菌微生物滤净区22、火山岩微生物载体31、麦饭石微生物载体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滤净系统,包括系统及设于系统外侧的进水管6和出水管8,所述系统分隔为五个独立的净化区,第一净化区1为由柱状型光合细菌载体11构成的光合细菌微生物净化区,第二净化区2由硝化细菌微生物滤净区21与反硝化细菌微生物滤净区22组成,第三净化区3为微生物颗粒截留区,由上下分隔的火山岩微生物载体31和麦饭石微生物载体32构成,第四净化区4为底栖生物滤净区,第五净化区5为滤食生物及观赏植物滤净区;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水压表7,所述进水管6通入所述第一净化区1的上部,所述第一净化区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净化区2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净化区2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净化区3的底部连通,所述第四净化区4置于所述第二净化区2和所述第三净化区3的上方,所述第四净化区4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净化区3的上部连通,所述第四净化区4的上部与所述第五净化区5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水管8接在所述第五净化区5一侧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净化区2和所述第三净化区3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冲洗泥沙及沉淀颗粒物的排污口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沃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沃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