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蒸汽供热系统的冷凝水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1365.1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禾晟能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F24D19/08;F16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蒸汽 供热 系统 冷凝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蒸汽供热系统的冷凝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人均占有量、能源的构成、能源的使用率往往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能源危机已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据专家估计,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耗结构和速度,不开发新能源,在距今200~300年后,世界上的全部能源将消耗殆尽。因此,有效节能已成为全球性能源问题研究的核心之一。
蒸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载能体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如发电、石油、化工、印染、造纸、轻纺、酿造、橡胶、制陶等工业领域中。蒸汽在各用汽设备中放出汽化潜热后,变为近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凝结水,由于蒸汽的使用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所以凝结水所具有的热量可达蒸汽全热量的20%~30%,且压力、温度越高的凝结水具有的热量就越多,占蒸汽总热量的比例也就越大。可以看出,回收凝结水的热量,并加以有效利用,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如图1所述,一般的用于蒸汽供热系统的冷凝水回收系统主要包括锅炉10、冷凝水集水设备20、蒸汽输送管道11、冷凝水回收管道21、送水管道12、疏水阀40以及用热单位30。冷凝水回收管道21的出水口与冷凝水集水设备20的出水口连接。蒸汽输送管道11与锅炉10连接。其中疏水阀40连接在蒸汽输送管道11与冷凝水回收管道21之间,以及时将蒸汽在蒸汽输送管道11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分离并输送到冷凝水回收管道21,锅炉10与冷凝水集水设备20通过送水管21道连接。
一般情况下冷凝水集水设备20中的冷凝水需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处理,不利于系统的密封性,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良好运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汽供热系统的冷凝水回收系统,可使冷凝水集水设备中的冷凝水输入到锅炉中,以重复利用冷凝水集水设备中的冷凝水,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密封性。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蒸汽供热系统的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锅炉、冷凝水集水设备、蒸汽输送管道、冷凝水回收管道、送水管道、给水管道、疏水阀、止回阀、往复泵、软水设备。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凝水集水设备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管道与所述锅炉连接。所述疏水阀连接在所述蒸汽输送管道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之间,以及时将蒸汽在所述蒸汽输送管道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分离并输送到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上,所述止回阀的入水口连接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所述止水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往复泵的入水口相连,所述往复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相连,且与所述止水阀相连的冷凝水回收管道的水平位置较低于或等于与所述往复泵的出水口连接的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的水平位置。所述锅炉的入水口与所述软水设备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给水管道连接,所述冷凝水集水设备的出水口通过所述送水管道与所述软水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止回阀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与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相连接的阀外壳,将用于开闭冷凝水的阀开闭口密闭的弹簧,以及支撑所述弹簧的固定在所述阀外壳中的弹簧支撑口,其中所述阀的开闭口以弯曲的曲线形成,与此接触的连接底座由形成主连接的金属制主要底座和形成缓冲或辅助连接的多个辅助底座重叠而组成,由此形成所述底座和阀开闭口接触部分的双重线性接触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蒸汽输送管道由多组管道组装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由多组管道组装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疏水阀可为浮球式疏水阀、敞口向上浮子式疏水阀和敞口向下浮子式疏水阀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复泵可为活塞泵、柱塞泵和隔膜泵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使冷凝水集水设备中的冷凝水输入到锅炉中,以重复利用冷凝水集水设备中的冷凝水,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止水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禾晟能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禾晟能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