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3906.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陈大智;谭佃龙;朱丹;高一翔;杜保达;黄忠斌;张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东大新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C04B35/653;B22D19/1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内衬 铝合金 管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涂层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在铝合金管内表面制备陶瓷涂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代工业生产经常用管道输送腐蚀、磨损介质,所以要求管道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有些场合还要求管道重量轻。目前黑色金属陶瓷内衬铝合金管制备方法比较成熟,主要有套构法、离心浇注、双金属离心浇注、复合材料焊接、SHS离心法和静态SHS法。其中SHS离心法产品性能好,应用广泛。但目前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的制备技术不过关,由于铝合金的熔点比较低,在高温下易融化,很难直接在铝合金内表面用自蔓延方法制备陶瓷涂层,难以满足复合管材轻量化的要求,所以很难制成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可以间接在铝合金管内制备陶瓷内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SHS离心法法制备陶瓷内衬钢管,然后将石蜡浇注到陶瓷内衬钢管内,固定于车床上车削陶瓷内衬钢管的外表面,再通过加热铝合金管使之热膨胀,高温度下将切削加工后的陶瓷内衬钢管挤压入铝合金管内,整体加热脱蜡后即可得到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
所述SHS离心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钢管内装铝热剂,点燃后按下式发生自蔓延反应:
Fe2O3+2Al = 2Fe+Al2O3
在高温放热反应下,反应产物铁和氧化铝呈熔融状态,电机带动钢管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管内反应产物中,密度大的铁作为过渡层与钢管形成冶金结合,低密度的氧化铝分布在钢管内表面,冷却后得到陶瓷内衬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利用SHS离心法、车床加工及套构法,间接在铝合金复合管材内部制造陶瓷内衬,不仅制造方法简单,原料廉价,而且兼有陶瓷内衬管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同时大幅降低了复合管材的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步骤一、SHS离心法
在钢管内装铝热剂,点燃后按下式发生自蔓延反应:
Fe2O3+2Al = 2Fe+Al2O3
在高温放热反应下,反应产物铁和氧化铝呈熔融状态,电机带动钢管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管内反应产物中,密度大的铁作为过渡层与钢管形成冶金结合,低密度的氧化铝分布在钢管内表面,冷却后得到陶瓷内衬钢管。
步骤二、车床加工
将石蜡浇注到陶瓷内衬钢管内,然后固定于车床上车削陶瓷内衬钢管的外表面,使外径略大于铝合金管材的内径,壁厚1-2 mm。
步骤三、套构法
加热铝合金管使之热膨胀,高温下将切削加工后的陶瓷内衬钢管挤入铝合金管内部,整体加热脱蜡后即可得到陶瓷内衬铝合金管材。
通过石蜡浇注到陶瓷内衬钢管内便于车床加工,使加工时陶瓷内衬钢管不易碎裂;加热铝合金管后,陶瓷内衬钢管可以很方便的挤入铝合金管。在铝合金管与陶瓷内衬之间通过钢管,很好的解决了铝合金管内无法直接添加陶瓷内衬的问题,不仅制造方法简单,原料廉价,而且兼有陶瓷内衬管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同时大幅降低了复合管材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未经江阴东大新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