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剩余时间智能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2614.0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3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勃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剩余时间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指能准确计算出输液过程中输完剩余液体所需时间、并实现统一监控多个输液架输液进度的一种输液剩余时间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医疗市场上,一个医院通常有数十甚至上百的输液位,值班人员往往无法时刻观察所有的输液位的进度情况,在输液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不能及时处理输液即将完成的情况。另一方面,输液过程时间往往较长,影响输液过程中液体滴流速度的因素较为复杂。输液完成时间通常只能根据经验判断,输液人员以及医护人员无法得出较为准确的液体滴完所用时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准确计算出输液完成所需时间的智能输液检测系统。
本发明是一种输液剩余时间智能检测系统,包括重量监测与处理模块、数据汇总模块。其中重量监测与处理模块包含重量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屏,无线数据发送器。该模块上端悬挂在输液吊架挂钩上,下端悬挂的输液吊瓶将吊瓶总重量传递给该模块中的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计算当前输液进度和输完剩余液体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传递给显示屏输出,以及无线数据发送器发送至数据汇总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监测到的重量变化和监测采集周期,推算出所承受液体滴流的速度,再根据当前的重量和预设的输液设备净重,计算出剩余液体滴流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推算公式:(当前重量-预设瓶净重)/((两次采集重量差)/采集周期)=剩余时间。
所述显示屏根据设定格式,显示出当前液体滴流速度,当前输液瓶总重量,液体外重量,剩余时间,输液进度等数据信息供输液人员参考。数据汇总模块,通过无线数据接收器接收到采集点的重量变化信息,并将此信息传递至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汇总模块可以监测多个输液架的输液进度信息,供值班人员参考。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根据所监测到的重量变化和监测采集周期,推算出所承受液体滴流的速度,进而推算出输液完成所需的剩余时间,供输液人员参考。并将不同的输液架输液进度汇总处理显示,供医院值班人员参考。
本发明重量监测与处理模块上端可悬挂至通用的输液挂钩之上,下端可悬挂通用的输液用容器,内部可预设多种型号的容器净重,可以在不改变原有输液设备的基础上方便的安装于各类输液椅或悬挂吊件之上,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输液剩余时间智能检测系统,包括输液架1、吊瓶挂钩2、显示屏3、微处理器4、无线数据发送器5、重量传感器6、输液吊瓶7、无线数据接收器8。其中显示屏3、微处理器4、无线数据发送器5、重量传感器6封装在一起,称为重量监测与处理模块。数据接收器8封装在数据汇总模块。重量监测与处理模块上端悬挂在输液吊架挂钩上,下端悬挂的输液吊瓶将吊瓶总重量传递给该模块中的重量传感器6,重量传感器6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给微处理器4,微处理器计算当前输液进度和输完剩余液体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传递给显示屏3输出,以及无线数据发送器5发送至数据汇总模块中的无线数据接收器8。
微处理器4根据所监测到的重量变化和监测采集周期,推算出所承受液体重量变化的速度,再根据当前监测到的重量和预设的输液设备重量,计算出剩余液体滴流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推算公式:(当前重量-预设瓶净重)/((两次采集重量差)/采集周期)=剩余时间。
显示屏3根据设定格式,显示出当前液体滴流速度,当前输液瓶总重量,液体外重量,剩余时间,输液进度等数据信息供输液人员参考。数据汇总模块,通过无线数据接收器8接收到不同输液架采集点的重量变化信息,并将此信息传递至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汇总模块可以监测多个输液架的输液进度信息,供值班人员参考。就医输液人员和医院值班人员可共同监控输液的进度,达到合理安排时间的作用,并避免发生输液完成后没有及时发现,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人身伤亡等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勃,未经陈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