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成药颗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0607.7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欣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2;A61P11/14;A61P25/04;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寒 感冒 中成药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中成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成药颗粒。
背景技术:
感冒分为普通感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多发于初冬,但在其它季节也可发生;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普通感冒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因为病毒生存在人体细胞内,世界上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杀死感冒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体免疫系统,所以感冒应以支持疗法为主,特别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体力支持。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普通感冒的类型有: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寒包火感冒、暑湿型感冒等,风寒型感冒的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成药颗粒,以荆芥穗、羌活、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薄荷、细辛、地黄、茯苓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配制而成,特点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服用后对风寒型感冒的症状鼻塞、打喷嚏、咳嗽、头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经实践检验,对其它感冒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中成药颗粒的配制方法,该中成药颗粒是针对风寒型感冒的治疗而配制的,具有服用副作用小,对风寒型感冒的产生的鼻塞、打喷嚏、咳嗽、头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其它感冒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有:荆芥穗、羌活、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薄荷、细辛、地黄、茯苓共16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0%-72%,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8%-30%。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批量配制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成药颗粒的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构成:
(1)将配方量的荆芥穗、羌活、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薄荷、细辛、地黄、茯苓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数量4倍的水熬制,先大火将水烧开,再文火熬制2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数量4倍的水先大火将水烧开,再文火熬制2.5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其重量应占最终重量的70%-72%。
(2)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其重量应占最终重量的28%-30%,然后和清膏混合,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机造粒后送入烘干机烘干,即得成品。
(3)该中成药颗粒的服用方法是:每日二次,每次5克,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
步骤(1)所述的中药材配方重量比为:荆芥穗13%、羌活11%、麻黄11%、葛根6%、紫苏叶6%、防风5%、桂枝4%、白芷4%、苦杏仁7%、桔梗6%、甘草7%、干姜6%、薄荷4%、细辛4%、地黄3%、茯苓3%。
步骤(2)所述的烘干温度为38-40℃。
本发明产品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型感冒的中成药颗粒的配制方法,该颗粒剂特点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服用后对风寒型感冒的症状鼻塞、打喷嚏、咳嗽、头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经实践检验,对其它感冒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欣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欣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锈清洗液
- 下一篇:一种基于击穿现象传感器的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