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鳟全雌杂交苗种的培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20512.7 申请日: 2012-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792910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徐绍刚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张庆敏
地址: 100068***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鳟全雌 杂交 苗种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水产生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金鳟全雌杂交鱼苗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鲑鳟鱼是目前世界上主要养殖的鱼类之一,自然条件下它们多生长于常年水温不超过20℃、水质为贫营养性、没有化学污染和有机污染的低温泉水或清澈的溪流中,因此又称之为冷水性鱼类。由于鲑科鱼类对生存水质有非常高的要求,略有污染即无法生存,所以鲑鳟鱼体干净,无任何污染,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吃起来放心。另外,鲑鳟鱼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低胆固醇(胆固醇含量微乎其微)的鱼类。和其它鱼相比,鲑鳟鱼含有一般鱼类所缺乏的甘氨酸,维生素A、B的含量也高于其它鱼类,微量元素铁的含量更是其它鱼类所不及。鲑鳟鱼肉质鲜嫩,无邪味,无腥味,无需刮鳞,人每周吃两次鲑鳟鱼就可以预防血栓病的发生。意大利专家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吃含有鲑鳟鱼的保健品能够大幅度减少心脏病患者突然死亡的风险。每天吃1克用鲑鳟鱼鱼油提炼的DHA,将会减少心脏病发作时突然死亡的风险。因此,鲑鳟鱼是一种肉质鲜美且具有保健价值的鱼类。由于其自身的品质和对生活环境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它绿色、环保营养食品的性质,因此颇受消费者的青睐。鲑鳟鱼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冷水性养殖鱼类,由于长期近亲繁殖、缺乏系统选育等原因,导致养殖个体出现了性早熟、个体小型化、病害滋生等问题,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大规格鲑鳟鱼的需求,造成养殖效益下降。

研究表明:杂交能够急剧的动摇遗传的保守性,使杂种的遗传性富于游动性,具有更大的可塑性,从而能迅速和显著地提高杂种的生活力,进而获得杂种优势;杂种能丰富遗传结构,通过杂交将两个以上遗传基础不同的品种或种以上个体的基因自由组合,出现新的遗传类型,继而人们可以选择优良的个体,培育成新品种。正常情况下,雌鱼的性成熟比雄鱼晚1年,由于性成熟又引起生产停滞、肉质下降,为了避免因性成熟早而影响鱼的产量和质量,进行杂交全雌性养殖是一个有效提高养殖效益的途径。

国内对鲑鳟鱼杂交苗种制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虹鳟与溪红点鲑的杂交苗种制备、虹鳟与山女鳟的杂交苗种制备、虹鳟与金鳟的杂交苗种制备等,对鲑鳟鱼全雌苗种制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虹鳟纯种全雌苗种的制备方面,其方法为: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获得全雌二倍体苗种,再通过投喂雄性激素诱导全雌二倍体苗种成为伪雄鱼,培育至性成熟后利用原雌鱼与假雄鱼进行人工繁殖。该方法操作相对繁琐,需要先获得全雌二倍体苗种,再对苗种进行雄激素诱导,培育至性成熟,待伪雄鱼性腺发育成熟后再进行后续受精工作,整个过程耗时将近3年,因此该方法费时费力,且由于是纯种繁育,故培育的种苗缺少杂交优势。

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呈金黄色,是虹鳟的一个体色分离种,为常见的冷水性养殖鱼类。目前对金鳟全雌杂交鱼苗种的制备技术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鳟全雌杂交苗种培育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的金鳟全雌杂交苗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雄性激素诱导性成熟期的雌性硬头鳟亲鱼获得具有雄性功能的硬头鳟伪雄鱼;

2)使金鳟亲鱼卵子与硬头鳟伪雄鱼精子受精;

3)受精卵孵化。

其中,步骤1)所述性成熟期的硬头鳟亲鱼为3龄以上,体重≥2.5kg。

其中,步骤1)所述雄性激素诱导性成熟期的雌性硬头鳟亲鱼的方法为,将含雄性激素40-100mg/kg的鱼饲料投喂雌性硬头鳟亲鱼70-100d;之后,改用不含雄性激素的鱼饲料投喂4-6个月,获得具有雄性功能的硬头鳟伪雄鱼。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雄性激素诱导性成熟期的雌性硬头鳟亲鱼的方法为,将含雄性激素40-50mg/kg的鱼饲料投喂雌性硬头鳟亲鱼90d;之后,改用不含雄性激素的鱼饲料投喂5个月,获得具有雄性功能的硬头鳟伪雄鱼。

其中,步骤1)的雄性激素为17α甲基睾丸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

进一步地,所述17α甲基睾丸酮添加入饲料前,用浓度≥60%的酒精进行溶解,17α甲基睾丸酮与酒精的质量体积比为1mg:1~4ml。将溶解后的17α甲基睾丸酮溶液用清水稀释10倍后均匀喷洒于亲鱼饲料上,搅动,使混合均匀,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