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桁架式桥用吊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8404.6 | 申请日: | 201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家学;王定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雄宇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式桥用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设备,具体是一种桁架式桥用吊篮。
背景技术
吊篮一般由悬挂机构、轨道、爬轨器、篮体和安全系统组成。篮体可沿轨道水平行走和垂直移动,工作人员能够到达建筑物的各个立面,主要应用于轮船、建筑物或构筑物外窗和外墙清洗、维修等作业。随着城市现建设要求的提高,要求对建筑物玻璃窗、外墙等进行定期的清洗和维修等作业。近年来,吊篮也广泛用于大型跨江和跨海大桥立面与塔架的清洗工作。而在现有的桥用吊篮机构中,大多使用配重装置来平衡悬架机构,这样即需要对配重进行计算且安装和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因而研究和发展桁架式桥用吊篮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桁架式桥用吊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该桁架式桥用吊篮包括内侧行走小车、外侧行走小车、顶横梁、悬挂梁、斜撑杆、吊篮攀爬梯、钢丝绳和吊篮;所述两根悬挂梁分别焊接在内侧行走小车和外侧行走小车的外侧,两根斜撑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内侧行走小车和外侧行走小车的上端,下端焊接在左右两侧悬挂梁的前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横梁的右端与外侧行走小车的上端铰接连接,左端与内侧行走小车的上端铰接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所述桁架式桥用吊篮用顶横梁代替内侧行走小车和外侧行走小车上的配重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质量轻、灵活可靠、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侧行走小车、2—外侧行走小车、3—顶横梁、4—悬挂梁、5—斜撑杆、6—吊篮攀爬梯、7—钢丝绳、8—吊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内侧行走小车1、外侧行走小车2、顶横梁3、悬挂梁4、斜撑杆5、吊篮攀爬梯6、钢丝绳7和吊篮8组成;所述两根悬挂梁4分别焊接在内侧行走小车1和外侧行走小车2的外侧,两根斜撑杆5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内侧行走小车1和外侧行走小车2的上端,下端焊接在左右两侧悬挂梁4的前端。所述顶横梁3的右端与外侧行走小车2的上端铰接连接,左端与内侧行走小车1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桥梁右端设置有吊篮攀爬梯6,吊篮8通过钢丝绳7悬挂在悬挂梁4上。
具体应用时,如图1所示,所述内侧行走小车1和外侧行走小车2放置在桥面左右两侧,顶端通过顶横梁3连接固定,从而代替内侧行走小车1和外侧行走小车2上的配重装置,使结构简单安装更加方便。所述施工人员可通过桥面右端的吊篮攀爬梯6进入吊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雄宇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雄宇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8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