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装置、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6648.0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姜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 目标 供电 在线 编程 装置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程装置、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须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In-System Programming;In-Circuit Programming)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的普及与蓬勃发展,各种提供使用者自行编程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便如雨后春笋般的产生。
一般而言,传统编程技术是将可编程控制器安装在特定的编程装置进行编程,接着再将编程完成的可编程控制器设置在目标电路板上。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如:要对焊接在目标电路板上的可编程控制器重新程序化时,由于不便将可编程控制器拆卸下来安装在特定的编程装置,故具有编程不便的问题。
有鉴于此,便有厂商提出在线编程的方式,通过电连接的方式直接对目标电路板上的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编程。不过,以此方式通常需要编程装置对目标电路板的可编程控制器供电电源,当目标电路板需要的功率要求较高而无法被编程装置满足时,将导致编程失败。另外,编程装置与目标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受限于电信号传输的物理特性,因此,编程装置与目标电路板无法距离过远,故上述方式仍然无法有效解决在线编程不便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在线编程不便的问题,因此实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遂揭露一种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所揭露的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装置,应用在具有供电电源及可编程控制器的目标端,其装置包含:装置电源、控制单元及光耦单元。其中,装置电源提供编程装置所需的电源;控制单元用以接收并编译逻辑程序以产生编程信号;光耦单元的一端电连接控制单元及装置电源,且光耦单元的另一端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及目标端的供电电源,用以将编程信号经光耦单元转换至可编程控制器以进行在线编程。
另外,本发明所揭露的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系统,此系统包含:目标端、编程装置及传输线。其中,目标端具有供电电源及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装置包含装置电源及控制单元,所述装置电源用以提供编程装置所需的电源,而控制单元则用以接收并编译逻辑程序以产生编程信号;以及传输线用以同时连接目标端及编程装置,所述传输线嵌入有光耦单元用以接收编程信号,并且将此编程信号转换至可编程控制器以进行在线编程。
至于本发明的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方法,其步骤包括:在目标端提供有供电电源及可编程控制器;在编程装置提供有装置电源;所述编程装置接收并编译逻辑程序以产生编程信号;所述编程装置将编程信号传送至光耦单元,使光耦单元将编程信号转换至可编程控制器以进行在线编程。
本发明所揭露的装置、系统与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是通过目标端对可编程控制器供电,编程装置无须供电给目标端,并且以光耦单元电气隔离相互连接的目标端与编程装置,使编程装置产生的编程信号经光耦单元转换至可编程控制器以进行在线编程。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成提高在线编程的便利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装置的装置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不对目标端供电的在线编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的控制单元及光耦单元电连接至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的控制单元及光耦单元电连接至可编程控制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
100目标端
110供电电源
120可编程控制器
200编程装置
210装置电源
220控制单元
230光耦单元
300传输线
301光耦单元
步骤310在目标端提供供电电源及可编程控制器
步骤320在编程装置提供装置电源
步骤330所述编程装置接收并编译逻辑程序以产生编程信号
步骤340所述编程装置将该编程信号传送至光耦单元,使该光耦单元将该编程信号转换至该可编程控制器以进行在线编程
步骤350将该光耦单元的一端与该装置电源电连接,以及将该光耦单元的另一端与该供电电源电连接,用以使转换前的该编程信号与转换后的该编程信号具有不同的电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6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