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8166.0 | 申请日: | 201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子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咽喉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咽喉炎是咽喉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中医认为咽炎的病变在于咽喉,但其病理形成与肺、肝、胃、肾有密切关系。因此咽喉炎不可急于求成而用一些消炎类的西药。慢性咽喉炎病因病机常为脏腑虚损,耗伤阴分,虚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或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劳伤过度等引起,肺阴虚则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循经上炎;肾阴虚,肾之经脉上络于肺,肾阴虚每致肺也阴虚,虚火上炎,遂至喉痹。另外,虚火上蒸,烁津成痰,加之脉络痹阻,气机不利,致气滞痰凝,痰火郁结。咽喉为肺胃的门户,如肺胃有蕴热,火热上炎,气血结于咽喉,可见局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而发病。另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干燥,打鼾,久而也可发为咽炎。西医治疗咽喉炎多用消炎药,重在治表,效果不佳。中医治疗重在调理肺、肝、胃、肾功能,重在治本,能消除引起咽喉部疾患的根本原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中医治疗咽喉炎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药配制而成:柴胡20克、连翘30克、金银花50克、龙胆草20克、黄芩20克、栀子20克、辛夷花10克、苍耳子8克、桑叶30克、白芷20克、升麻20克、菊花20克、甘草10克。治疗时,取上述重量的原料药,加水1500m1,浸泡60分钟后,武火加热至开锅,改文火煎煮40分钟,过滤成汤剂,每日服用两次,每次200ml,14日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中药制剂原料药的药理药效:
柴胡: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李杲:″柴胡泻肝火,须用黄连佐之。欲上升则用根,酒浸;欲中及下降,则生用根,又治疮疡癖积之在左。十二经疮药中,须用以散诸经血结气聚。″《药品化义》:″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属足少阳胆经药,治寒热往来,疗疟疾,除潮热。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升达参芪以补中气。凡三焦胆热,或偏头风,或耳内生疮,或潮热胆痹,或两胁刺痛,用柴胡清肝散以疏肝胆之气,诸症悉愈。凡肝脾血虚,骨蒸发热,用逍遥散,以此同白芍抑肝散火,恐柴胡性凉,制以酒拌,领入血分,以清抑郁之气,而血虚之热自退,若真脏亏损,易于外感,复受邪热,或阴虚劳怯致身发热者,以此佐滋阴降火汤除热甚效。所谓内热用黄芩,外热用柴胡,为和解要剂。″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
金银花: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2.《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法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子英,未经王子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8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