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5687.0 | 申请日: | 201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权宗刚;肖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0/00;C04B18/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烧结 保温 空心 砌块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到420亿m2并且保持约20亿m2/年的巨大增长速度。墙体是建筑物最重要的围护结构,墙体材料是建筑物最主要结构砌筑及围护材料。墙体材料占建筑物主体材料的70%,是围护结构中比例最大、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国建筑总商品能耗约为8.7亿吨标煤,占社会总能耗的近三分之一,公共建筑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5-15倍,建筑物耗热量主要通过围护结构传热传入或传出的,约占80%,其中外墙约占23-24%。
由现有技术中的烧结保温空心砌块构成的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着易脱落、寿命短、安全性差、质量难以控制等缺陷,而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非烧结空心砌块,则由于自身收缩大,易造成墙体开裂等问题,而不能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因此,新型烧结墙材产品要求向具有高热工性能、高强度、高孔洞率、废渣高掺用量、废弃物利用、节能省地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利用率高、力学性能好、工艺简单的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孔洞率为35%~60%、密度为700kg/m3~1000kg/m3、导热系数不大于0.22W/m·K,所述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固体废弃物30%~45%、无机粘结剂45%~55%、微孔造孔剂5%~15%,所述固体废弃物为煤矸石、粉煤灰、钢渣、冶金尾矿、赤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或城市污泥,所述无机粘结剂为页岩、河道淤泥、渣土或黄土,所述微孔造孔剂为锯末、稻壳、聚苯颗粒、硅藻土或石灰。
上述的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长度为365mm~490mm、宽度为240mm~290mm、高度为240mm~115mm,所述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上的孔为均匀排列的长方形孔,所述长方形孔的长度为20mm~50mm,所述长方形孔的宽度为8mm~15mm,所述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外壁的厚度为12mm~20mm,所述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肋的厚度为3mm~1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实现方便、固体废弃物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的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颗粒级配:首先,第一物料输送机将给料机中的固体废弃物送至鄂式破碎机;接着,鄂式破碎机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第一次粉碎,第二物料输送机将第一次粉碎得到的固体废弃物送至立磨机;然后,立磨机对第一次粉碎得到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第二次粉碎,第三物料输送机将第二次粉碎得到的固体废弃物送至筛分设备;
步骤二、筛分分级:筛分设备将第二次粉碎得到的固体废弃物分为细料、中料、粗料和不合格料,所述细料为粒度小于0.5mm的固体废弃物,所述中料为粒度为0.5mm~1.0mm的固体废弃物,所述粗料为粒度为大于1.0mm且小于等于1.2mm的固体废弃物,所述不合格料为粒度大于1.2mm的固体废弃物;回料输送机将筛分得到的不合格料回送至立磨机进行再次粉碎;
同时,第四物料输送机将筛分得到的细料送至第一原料仓存储待用,第五物料输送机将筛分得到的中料送至第二原料仓存储待用,第六物料输送机将筛分得到的粗料送至第三原料仓存储待用;
步骤三、原料称量:按重量百分比称量固体废弃物、无机粘结剂和微孔造孔剂;所述固体废弃物由第一原料仓中所存储的细料、第二原料仓中所存储的中料和第三原料仓中所存储的粗料组成;
当所需制备的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为非承重保温空心砌块时,所述固体废弃物中粗料、中料和细料的重量比为6~10∶15~25∶65~75;
当所需制备的多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为承重保温空心砌块时,所述固体废弃物中粗料、中料和细料的重量比为0~5∶5~15∶8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未经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5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