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4615.4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特别涉及一种包括碳纳米管导电层的触摸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采用碳纳米管导电层制作的触摸屏由于耐用性较好,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然而,碳纳米管导电层的导电性与其内部的碳纳米管的长度相关,通常地,碳纳米管的长度越长,其构成的碳纳米管导电层沿该长度方向的导电性就越差,这一特性极大限制了碳纳米管导电层的沿其碳纳米管延伸方向的长度。另外,受碳纳米管晶元大小的限制,碳纳米管导电层的在垂直碳纳米管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也难于制作成较大尺寸。也就是说,目前,碳纳米管导电层难于制作成较大尺寸,因而采用碳纳米管导电层制作的触摸屏也难于制作大尺寸触摸屏幕,故,现有碳纳米管导电层制作的触摸屏难于满足人们对较大尺寸触摸屏幕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较大尺寸的碳纳米管导电层制作成的触摸屏。
一种触摸屏,其包括第一碳纳米管导电层、第二碳纳米管导电层、基底、第一导电线路及第二导电线路,该第一碳纳米管导电层与该第二碳纳米管导电层相邻设置于该基底的第一表面上,该第一导电线路电连接该第一碳纳米管导电层并用于传输电信号至该第一碳纳米管导电层,该第二导电线路电连接该第二碳纳米管导电层并用于传输电信号至该第二碳纳米管导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触摸屏将该两个碳纳米管导电层相邻设置于同该基底的同一表面上,使得该两个碳纳米管导电层能够共同形成一较大尺寸的触摸屏,满足人们对较大尺寸触摸屏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触摸屏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碳纳米管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触摸屏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触摸屏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触摸屏第四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触摸屏第五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触摸屏 10、20、30、40、50
第一碳纳米管导电层 11、21、31、51
第二碳纳米管导电层 12、22、32、52
基底 15、25
第一触摸区域 110、310
第二触摸区域 120、320
第一导电线路 111、311、411、511
第二导电线路 121、321、421、521
第一电极 112、312、512
第一传输线 113、313、513
第二电极 114、314、414、514
第三电极 122、322、522
第二传输线 123、323、523
第四电极 124、324、424、524
第一周边区域 181、381、581
第二周边区域 182、382、582
第三周边区域 183、383、583
第四周边区域 184、384、584
第五周边区域 185、385
第六周边区域 186、386
间隔区域 170、370
驱动电路模组 16
第一软性电路板 161、361、461、561
碳纳米管 101
第三碳纳米管导电层 23
第四碳纳米管导电层 24
第三触摸区域 230
第四触摸区域 240
第三导电线路 231
第四导电线路 241
第五电极 232
第三传输线 233
第六电极 234
第七电极 242
第四传输线 243
第八电极 244
第七周边区域 287
第八周边区域 288
第九周边区域 289
第十周边区域 280
另一间隔区域 272
第二软性电路板 2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