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2502.0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锺昭芳;郑雅分;张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F21S8/00;F21V8/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器,尤指一种调整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间的角度,以改善有效发光区域及实现窄边框化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LED背光模块设计可分为适合笔记本电脑诉求轻薄的侧光式设计(side-view),或是需要较大混光空间的直下式设计(top-view),后者多用在大尺寸面板的设计上。LED背光模块设计可分为:适合笔记本电脑等小尺寸显示器所诉求轻薄的侧光式设计(side-view),或是需要较大混光空间的直下式设计(top-view),后者多用在大尺寸显示器上。
大尺寸显示器的侧光式LED背光模块(BLU),是使用一长条LED灯条,且此灯条长度与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的长边或短边相同。因此,LED数量是与LED灯条长度成正比;而LED数量越多,成本越高。再者,直下式设计热量高,其散热问题需使用金属核心的印刷电路板(metal core printed circuit board,MCPCB)来解决,导致耗费成本增加。并且,LED灯条是以螺丝锁的组装方式,组装过程费时,导致工艺时间延长。
为了满足混光均匀性,一般显示器的混光距离较长,无法实现窄边框的显示器。若制成窄边框的显示器,为了改善入光亮暗问题,需增加LED数量,或于导光板的入光处作微结构设计;然而,此两种方式皆会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目前亟需发展一种薄形化、轻量化、及窄边框化的显示器,使侧光式设计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器,解决散热问题并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显示器,其能改善有效发光区域及实现窄边框化。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一导光板,是设于该显示面板的一面,并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以及一第一发光单元,是组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是分别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呈一角度,该角度是介于2度至60度之间。其中,发光二极管数量皆可依所需的显示器、与实际混光情形来调整。
其中,该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所呈的该角度可为彼此相同或相异,亦可呈对称的角度设计。例如:在一发光单元为三个发光二极管的状态下,该角度从左至右依序为:向左倾斜25°、水平的180°、及向右倾斜25°。因此,该角度可视显示器尺寸、及所需的发光强弱区域而做调整。
在该角度为彼此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显示器可还包括:一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单元可组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且该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所呈的该角度(介于2度至60度)可为彼此相同或相异;其中,该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方向是不同于该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方向。
于此,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出光面间可呈另一角度。例如:第一发光单元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角度皆为向左倾斜25°,第二发光单元的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角度皆为向右倾斜25°,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出光面间呈130°。
或者,该导光板更具有一第二入光面,且该第二发光单元是组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入光面;其中,该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是分别与该导光板的第二入光面呈一角度,该角度范围介于2度至60度之间。
或者,该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是平行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其中,部分该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是与该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交互设置。
此外,相邻的该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或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间距可为相同或相异;在相异的情况下,例如:该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间的该角度是由中心向两端递增。该间距可视显示器尺寸、混光均匀度(即,亮区及暗区的分布)、及所需的发光强弱区域而做适当地调整。
再者,本发明的显示器,可还包括:一第三发光单元,是组设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且该第三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该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是平行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入光面;其中,该第三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之间。
本发明的显示器可还包括:多个透镜,是分别组设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上,以加强光线聚焦或改变出光角度。例如:在一显示器具有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的状况下,其中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上皆设置有一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