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6053.3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浙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电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发电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地球广泛存在的物质,它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有机质。由于这些生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且这些能量与常规能源相比,具有挥发性高、能量密度小以及燃烧时易结渣等特点,因此生物质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是通过将收集来的秸秆等生物质物料切割粉碎成一定长度的短杆,或者直接送到炉前料仓,或者将其压制成块型、棒形燃料送至炉前料仓,再将料仓中的生物质物料送至炉门前的送料设备上,而将物料传输至直燃发电锅炉燃烧。
现在的炉前料仓仅在其下部开设出料口,每一个出料口附近设置两根压辊,压辊对滚碾压拨料,使得物料落到出料口下方的传送带上。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存在着缺陷,主要体现在压辊对滚碾压拨料时容易发生缠绕情况,拨料不均匀,而缠绕时产生的力会导致压辊瞬间停止工作,导致拨料停止,同时压辊的顺间扭矩大,会对电机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良好的抗缠绕性、均匀喂料并且能够保护电机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料仓支架以及设置在料仓支架上的料仓主体,料仓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扶梯;料仓支架上设置有封闭式输送装置,封闭式输送装置通过溜管连通有无轴螺旋机;所述溜管上设置有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主体设置有前给料装置,前给料装置与封闭式输送装置配合。
进一步地说:
所述前给料装置包括在料仓主体下部的若干成对安装的绞龙;所述每一对绞龙的一侧料仓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绞龙传动连接;;所述封闭式输送装置安装在绞龙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地说:
所述驱动机构为往复式电机,往复式电机传动连接绞龙。
所述绞龙的下方设置有缓冲仓,并且安装在料仓支架上。
更进一步地说:
所述绞龙包括转轴和螺旋安装在转轴上的刀具,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刀具成一定角度的螺旋斜固定在转轴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绞龙包括转轴和螺旋安装在转轴上的刀具,具有良好的破缠绕效果,能够破坏转动中秸秆缠绕给料转轴的影响,从而避免了由于缠绕而导致的拨料停止现象,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的保护了电机。
另外,本发明在转轴上设置若干条刀具,并螺旋固定在转轴上,而最好的设置是刀具螺旋斜固定在转轴上。刀具通过运动将物料下拨,同时物料通过缓冲仓落到封闭式输送装置上。在本发明中,料仓本体的下部设有多个转轴,形成一排,可以顶住物料,防止大面积落料。刀具设计的绞龙配合上特殊设计的梯形料仓,从原理和实际上都杜绝了生物质燃料在料仓中形成搭桥现象,其防搭桥机理不同于国外的活底舱设计,具有独创性。
本发明中可在小幅度的调节驱动和调整刀具的角度,可以适应软质和硬质生物质燃料的连续稳定进料,油漆可以适用于破碎不良的强缠绕性软质秸秆类生物质燃料,这在国内外同类设备中属于首创。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中绞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仓主体;2-绞龙;3-驱动机构;4-扶梯;5-封闭式输送装置;6-料仓支架;7-缓冲仓;8-溜管;9-防火门;10-无轴螺旋机;11-转轴;12-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料仓支架6以及设置在料仓支架6上的料仓主体1,料仓支架6的一侧设置有扶梯4。料仓支架6上设置有封闭式输送装置5,封闭式输送装置5通过溜管8连通有无轴螺旋机10。所述溜管8上设置有防火门9。上述料仓主体1、扶梯4、封闭式输送装置5、料仓支架6、溜管8、防火门9和无轴螺旋机10,均属于现有技术,它们各自的形状、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都是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料仓主体1设置有前给料装置,前给料装置与封闭式输送装置5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浙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浙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采出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铝合金机匣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