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4848.0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白承锡;桐生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4;H01R13/40;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例的某一方面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电气设备使用由电源供应的电能来工作。在从电源接收电能时,通常,电能由电源通过连接器供应到电气设备。这里使用的连接器通过如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5-82208和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3-31301中所公开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配合而建立电气连接。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一项措施,也已经时在本地的电力传输中供应直流、高压电能进行了研究。这种形式的电源(在电压变换或能量传输中降低了功率损耗并且不需要增加电缆的厚度)被认为特别地适用于消耗大量电能的电气设备(例如服务器等)。
如果供应给电气设备的电能的电压很高,则该电能可影响人体或者电气部件的工作。在将这样的高电压电能应用于信息设备(例如服务器)的情况下,建立电气连接的连接器需要与用于通常交流商用电源的连接器不同,因为这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是人工进行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连接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可动触头部;导电的可动端子部;以及导电的固定端子部,其中,在插入到连接器的插座端子开口部的插头电极端子与可动端子部相接触之后,通过另一连接器的导电的插头电极端子经由可动触头部按压可动端子部,导致可动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进行接触,以使得插头电极端子与固定端子部经由可动端子部进行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导电的插头电极端子,以及壳体框架部;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可动触头部;导电的可动端子部,以及导电的固定端子部,其中,在插入到第二连接器的插座端子开口部的插头电极端子与可动端子部相接触之后,通过插头电极端子经由可动触头部按压可动端子部,导致可动端子部和固定端子部相接触,使得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装配且电连接,从而插头电极端子和固定端子部经由可动端子部进行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目标和优点通过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元件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一般描述以及下面的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来阅读时,本发明的其它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会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清晰,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锁定销和可动触头部的立体图;
图7A到7E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锁定销的结构和可动触头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分离开的锁定销和可动部的立体图;
图9A到9C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锁定销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A到10C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可动触头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另一示意图;
图1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如图12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另一示意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另一示意图;
图16是根据该实旋例的如图15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另一示意图;
图18是示出了相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另一示意图;
图19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如图18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20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如图17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21是示出了相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抽出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抽出的另一示意图;
图2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如图21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24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如图21所示的结构的另一部分放大视图;
图25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如图22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2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如图22所示的结构的另一部分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