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发热贴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4705.1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雁群;范作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雁群 |
主分类号: | A61F7/03 | 分类号: | A61F7/03;A61F13/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热贴剂。
背景技术
用氧化发热技术制成无源性产热贴片,治疗寒湿痹症,谓之熨,是中医外治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日久弥新。由于热能还可以促进经皮给药的吸收,因此在医疗市场上各种自发热贴剂层出不穷。但是所有的自发热贴剂均存在着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1、低温烫伤,在贴敷部位因温热发生的组织损害,常导致医患纠纷。2、升温峰值高,维持温度低,产热紊乱,舒适性差。
应用自发热技术进行局部贴敷治疗,在我国历史久远,为患者所接受。但低温烫伤始终未能避免。国外采用的温控技术同样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且价格昂贵。所以研制一种能够解决低温烫伤这一难题的自发热贴剂就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低温烫伤的自发热贴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发热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袋状支持体、内置于袋状支持体内的自发热体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上的粘结剂层,在粘结剂层上还层叠有蜡层,该蜡层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蜡层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
在所述蜡层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隆起的圆锥状的粒针。
所述粒针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
所述蜡层中还混合有脂类物质。
所述袋状支持体的材质为无纺布,在袋状支持体的靠近所述粘结剂层的一侧的内表面上层叠有高分子材料层。
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中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为PE材料。
所述粘结剂层中所使用的粘结剂为压敏胶。
在所述蜡层上还覆盖有离型保护膜。
在所述蜡层中还可以混合有药物。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蜡层,利用了蜡疗的物理治疗作用,由于蜡层的阻隔,自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蜡层,蜡层接收热能而发热,蜡层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低温烫伤的发生,而且热透均匀纵深持久,改变了自发热贴剂的紊乱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的提高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自发热贴剂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袋状支持体;2、自发热体;3、粘结剂层;4、蜡层;5、粒针;6、离型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发热贴剂,其包括袋状支持体1、内置于袋状支持体1内的自发热体2以及层叠在袋状支持体1上的粘结剂层3,在粘结剂层3上还层叠有蜡层4,该蜡层4为主要由石蜡和蜂蜡混合构成的纯蜡,蜡层4的内面粘贴在粘结剂层3上,蜡层4的外侧面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而且蜡层4完全位于粘结剂层3的区域内,粘结剂层3将整片贴剂粘贴在人体皮肤上。
蜡疗属于中医外治法熨的范畴,是利用蜡的蓄热保热功能产生治疗作用,其缺点是蜡无法产热,热疗时间短暂,但由于蜡热容量大,蜡疗过程中不会发生烫伤。分析研究表明,蜡是传导热疗中最好的一种介质,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即使在60-70度的温度时亦不发生烫伤。可是蜡只能依靠外来热能蓄热,不能产热。尽管蜡疗的物理治疗作用卓越,因技术问题,需要特定的器具和环境,极不方便,造成蜡疗不为人们所熟知和没有形成规模。本自发热贴剂增加蜡层4,利用了蜡疗的物理治疗作用,在使用时揭去保护膜,将蜡面贴于皮肤。由于蜡层4的阻隔,自发热体2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蜡层4,蜡层4接收热能而发热,蜡层4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因此能有效的避免自发热贴剂低温烫伤的发生,而且热透均匀纵深持久,改变了自发热贴剂的紊乱性和浅表性,安全舒适,能大幅度的提高疗效。本自发热贴剂将传统的贴剂和蜡疗相结合,优势互补,既解决了产热贴片所存在的低温烫伤问题,也弥补蜡疗的不足之处,使传导热形成质的转变后再作用于皮肤组织,皮肤组织所接受的传导热已变为蜡层的热能,患者所得到的治疗是蜡层热能以其特有的物理方式产生的效应,升温后的蜡层对人体组织纵深透热达2-5厘米,可对深层组织产生热疗作用和引导药物深层次的扩散,远优于单纯氧化发热贴片。本贴剂将贴敷式传导热治疗转变为便携式蜡疗,解决了自发热贴片和传统蜡疗所存在的难题,以便大规模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雁群,未经孙雁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油自身增压的压实机构
- 下一篇:镜片磨圆机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