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周期浸润试验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543.7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隆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406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期 浸润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周期浸润试验箱。
背景技术
周期浸润试验箱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试验装置,其广泛应用于材料的腐蚀试验,在材料的腐蚀性能评价及材料筛选方面有很多应用。现有技术中,周期浸润试验箱通常采用轮式结构,试样固定在试验轮上转动,在周期浸润试验箱的壁板上设置有红外灯以对试样轮上的试样进行烘干,完成对试样的侵润、腐蚀试验。然而烘干完的试样往往还要转到另一试验箱内进行紫外光老化。在做完侵润、腐蚀试验后再移到另外试验箱中做光老化试验使得材料模拟真实环境出现差异,并且试验周期也较长。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周期浸润试验箱,以真实地模拟环境,并缩短试验时间,是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试样在完成浸润、腐蚀试验后移入另一试验箱进行光老化试验时,容易产生模拟环境失真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期浸润试验箱。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期浸润试验箱,包括箱体、试验轮、溶液槽、红外灯、在线测温仪及电机,所述箱体具有后板及顶盖,所述试验轮设置于所述溶液槽内,试样放置于所述试验轮上,所述红外灯朝向所述试样设置于所述后板上,所述在线测温仪设置于所述后板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试验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紫外灯,设置于所述顶盖上。
优选地,所述红外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25°。
优选地,更包括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加热棒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后板上。
优选地,所述溶液槽的底部呈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顶部为斜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表面为镜面不锈钢钢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试验箱内红外灯的上方设置紫外灯,试样经过红外灯烘干后,随着试验轮的转动可以接着进行紫外灯的照射以老化,实现了在同一试验箱内完成浸润、腐蚀与老化的步骤,不会造成模拟环境失真,并在较大程度上缩短了试验的时间。本系统采用了精确地运算方式,可以将一个一年的周期试验时间缩短为三个月,可以将运算结果输入至电脑中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周期浸润试验箱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周期浸润试验箱的结构剖面图。参照图1,周期浸润试验箱1包括箱体10、试验轮11、溶液槽12、在线测温仪13、红外灯14、电机(未绘示)及紫外灯15。其中,箱体10具有后板101及顶盖102。本实施例中,箱体10的顶部设计呈斜面结构。试验轮11设置于溶液槽12内,试样放置于试验轮11上并能随着试验轮11的转动而转动。溶液槽12的底部可以设计成弧形结构。红外灯14与在线测温仪13设置于箱体10内,并且红外灯14朝向试样设置,为了减小箱体10的体积,可以将红外灯14与在线测温仪13共同设置于箱体10的后板101上。红外灯1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15~25°,本实施例中,夹角a为20°。电机驱动试验轮11转动。紫外灯15设置于顶盖102上。试验轮11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试验轮11上的试样也随之转动,当试样转动至与红外灯14相垂直时,红外灯14照射经过浸润的试样以将试样烘干。然后试验轮11继续转动,位于顶盖102上的紫外灯15会对试样进行照射以对试样进行老化试验,从而避免了将试样移入另一试验箱进行老化试验带来的模拟环境失真的现象。本实施例中,周期浸润试验箱1还可以在后板101上设置一加热装置16,并且加热装置16位于紫外灯15的上方。加热装置16可以采用加热棒来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隆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隆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实时汽车尾气排放监测设备
- 下一篇:用于钕铁硼铁氧体表面防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