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啮齿动物捕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5527.6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7/00 | 分类号: | A01M27/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啮齿 动物 捕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的、类似于弩弓的、用于捕杀兔或鼠等啮齿类动物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杀灭草原鼢鼠的装置。本发明包括带有尖锐头部的箭杆、固定箭杆的装置、可使箭杆处于固定箭杆的装置中静止位置的弹性复位装置,以及使箭杆处于固定箭杆的装置中待击发位置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鼠类对田园或草原的危害特别的严重,近年来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一些自然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草原鼠害尤为严重,如三江源区因鼢鼠爆发性的影响,使草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形成大片裸地和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严重危害草原生态环境,形成大面积草原沙化。虽然采用生物方式治理鼠害具有省时省力,不会造成生态负面影响的优点,但在鼠害大范围爆发时用这种方法难以及时收效。在鼠害大范围爆发时采用人力或灭鼠器械是一种比投放化学药物方法要好、而且更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采用灭鼠器械灭鼠受到很大的限制。
现有的灭鼠器械相对结构比较复杂,其造价也较高,这可能是影响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中国专利92110832.X、96194945.7、200920176465.7公开的灭鼠装置,其结构以及其使用安放均较为复杂。更为传统的灭鼠器械是被称为地弓或地箭的装置,这种装置虽然简单,但笨重携带不便,一次携带数量少,其在野外设置时比较困难,需要开挖较大的土方量,仅其设置本身就会对设置处的土壤或草原产生相对较大的破坏,而且在具体使用中灭鼠的效果不一定好,因为这种设置于地面的地箭在击发后垂直射出的箭杆不一定会必然击中鼠体,或者能击中鼠的要害处。为保证其使用的效果,需要设法使其箭杆射出击中的位置是鼠运动时其要害位置必然经过的位置,而这一点很难完全做到。另外,现有的灭鼠器械重量较大,不便于大量携带,这也是影响其在草原广泛应用的一个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灭鼠器械的不足,其结构尽可能简单、造价低廉,设置更为方便简捷的一种啮齿动物捕杀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啮齿动物捕杀装置,包括带有尖锐头部的箭杆、固定箭杆的装置、可使箭杆处于固定箭杆的装置中静止位置的弹性复位装置,以及使箭杆处于固定箭杆的装置中待击发位置的固定装置,其中箭杆滑动放置于一个内箭筒内,内箭筒处于箭杆的末端处位置的筒壁上用铰链固定一个击发臂,击发臂位于铰链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带有短臂的挂钩,箭杆的尾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可挂于前述挂钩上的锁定环、用弹性材料构成箭杆复位装置,以及可拉动箭杆向后运动的装置。本发明的内箭筒与一个外筒滑动配合,外筒的外壁上且处于箭杆尖锐头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个用于约束击发臂自由端的限制环。
本发明的啮齿动物捕杀装置中,在内箭筒处于箭杆头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推板,所述的可拉动箭杆向后运动的装置为固定于箭杆上的一根软索。前述的推板可以在设置本发明装置时置于鼠筒旁,起到定位和增加接触面、减小压强以减小对鼠的触感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触发击发的作用。另外,在拉动固定于箭杆上的软索时可带动箭杆向后运动,使之处于待击发状态。
本发明的啮齿动物捕杀装置中,用弹性材料构成恢复装置为至少两根弹性胶条,其每根的一端固定于箭杆的尾部、另一端固定于内箭筒的前端,所述的弹性胶条是橡皮条或橡皮筋或者是乳胶软管,两根胶条对称放置,以保持使箭杆可沿其轴线运动;用弹性材料构成恢复装置也可为其一端固定于内箭筒的前端、其另一端固定于箭杆的尾端的用于复位的弹簧。
本发明的啮齿动物捕杀装置,在内箭筒内设置有一个箭杆导向装置。这个导向装置可以是一个环,但最好应当是两个环,在两环之间应当有一个小的间隙,或者导向装置是一小段直管,导向的环或管的直径应当略大于箭杆的外径,这样箭杆在此导向环或管中运动时可使其运动保持与环或管的轴线平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啮齿动物捕杀装置的最佳实施例中,在外筒上可固定设置有两个箭筒固定桩。在工作位置设置本发明的时,可利用这两个桩插入土地的深度调整装置与地面的高度。本发明的箭杆的头部还可设置有倒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