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用抗菌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404.3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拥军;刘卫星;吴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如日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3/224;D06M15/333;D06M11/53;D06M11/45;D06M11/44;D06M15/5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抗菌 隔热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织物用抗菌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乙醇20~3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聚乙烯醇缩甲醛0.6-0.9%;硫化锌和含镁氧化铝的复合材料15-20%,聚乙二醇5-12%,其余为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用抗菌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锌和含镁氧化铝的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Al2( SO4 )3.18H2O与水配制成0.2mol/L的溶液A,将(NH4 )2CO3与水配制成0.8 mol/L 的溶液B, 将MgSO4·7H2O与水配制成0.8mol/L的溶液C,将A、B、C三种溶液按相同体积混合,并用氨水调节pH至7,将体系搅拌熟化10-20min后,放置2h,然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5次,在130℃干燥1h后,再在670-800℃烧制1h得到纳米级的含镁氧化铝待用,含镁氧化铝的粒径为70-100nm;
将乙醇加入烷基黄原酸锌中,得到摩尔浓度为0.75mol/L烷基黄原酸锌溶液, 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0.05 mol/L的 Na2S溶液,滴定速率为5mL/min,形成D溶液,其中Na2S与烷基黄原酸锌的摩尔比为1.1∶1;
然后将上述纳米级含镁氧化铝加入D溶液,磁力搅拌 30m in;D溶液中烷基黄原酸锌和纳米级含镁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然后对含有纳米级含镁氧化铝的D溶液进行过滤,滤饼在120℃干燥1h后,再在450-500℃烧制1h得到硫化锌和含镁氧化铝的复合材料,接着将该复合材料研成粒径为20-80微米的粉末。
3.一种织物用抗菌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Al2( SO4 )3.18H2O与水配制成0.2mol/L的溶液A,将(NH4 )2CO3与水配制成0.8 mol/L 的溶液B, 将MgSO4·7H2O与水配制成0.8 mol/L 的溶液C,按相同体积的将A、B、C三种溶液混合,并用氨水调节pH至为7,将体系搅拌熟化10-20min后,放置2h,然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5次,在130℃干燥1h后,在670-800℃烧制1h得到纳米级含镁氧化铝;
然后将乙醇加入烷基黄原酸锌中,得到摩尔浓度为0.75mol/L烷基黄原酸锌溶液, 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0.05 mol/L Na2S溶液,滴定速率5mL/min,形成D溶液,其中Na2S与烷基黄原酸锌的摩尔比为1.1∶1;
然后将纳米级含镁氧化铝加入D溶液,磁力搅拌 30m in;D溶液和纳米级含镁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然后对含有纳米含镁氧化铝的D溶液进行过滤,滤饼在120℃干燥1h后,再在450-500℃烧制1h得到硫化锌和含镁氧化铝的复合材料,接着将该复合材料研成粒径为20-80微米的粉末待用;
然后按如下重量比例配料:乙醇20~3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0%;聚乙烯醇缩甲醛0.6-0.9%;上述硫化锌和含镁氧化铝的复合材料15-20%,聚乙二醇5-12%,其余为聚氨酯;搅拌均匀,即形成抗菌隔热涂料。
4.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隔热涂料在织物涂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如日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如日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4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莓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硼酸洗消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