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iMAX网络参数诊断与回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6963.7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0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义;周泓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W24/04;H04W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imax 网络 参数 诊断 回报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iMAX网络参数诊断与回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OMA-DM(Open Mobile Alliance Data Management,开放行动联盟装置管理)协议为移动通信设备的组态设定、管理事件以及软件更新等提供跨平台管理界面。每个支持此协议的移动通信设备都有一棵管理树(Management Tree)负责管控该设备上受OMA-DM服务器管理的WiMAX网络参数值。WiMAX论坛定义了一份WiMAX网络参数的诊断标准,让网络服务商可通过此标准以及OMA-DM协议对移动通信设备在当前网络中的WiMAX网络参数进行诊断。但是,现有实现WiMAX网络参数的诊断方法是通过OMA-DM服务器周期性地发送诊断命令,然后再由移动通信设备依次对每个WiMAX网络参数进行诊断得到OMA-DM服务器所需的参数,最后将诊断得到的参数回报给OMA-DM服务器。这种WiMAX网络参数的诊断方法效率较低,耗费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网络服务商不能够及时取得这些参数以为移动通信设备快速的调整连网参数,使得用户可能得不到最佳的通信质量和网络服务。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WiMAX网络参数诊断与回报系统,运行于移动通信设备中,该移动通信设备通过网络与一网络服务终端通讯,该移动通信设备包括一WiMAX芯片。该系统包括:初始参数诊断模块,用于当移动通信设备连接上网络时,通过所述WiMAX芯片诊断该移动通信设备的各项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并将每个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写入一特定格式的文件中;参数更新模块,用于通过所述WiMAX芯片持续诊断每个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并于任意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将发生变化的WiMAX网络参数的当前值写入所述特定格式的文件中,对该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进行更新;及参数回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网络服务终端发送的参数诊断命令时,将所述特定格式的文件中记录的每个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通过所述网络回报给该网络服务终端。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WiMAX网络参数诊断与回报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中,该移动通信设备通过网络与一网络服务终端通讯,该移动通信设备包括一WiMAX芯片。该方法包括:初始参数诊断步骤,当移动通信设备连接上网络时,通过所述WiMAX芯片诊断该移动通信设备的各项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并将每个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写入一特定格式的文件中;参数更新步骤,通过所述WiMAX芯片持续诊断每个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并于任意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将发生变化的WiMAX网络参数的当前值写入所述特定格式的文件中,对该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进行更新;及参数回报步骤,当接收到所述网络服务终端发送的参数诊断命令时,将所述特定格式的文件中记录的每个WiMAX网络参数的数值通过所述网络回报给该网络服务终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WiMAX网络参数诊断与回报系统及方法,可将移动通信设备在其目前的网络环境中的各项WiMAX网络参数即时回报给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让网络服务商得以迅速地调整移动通信设备的连网参数,使得用户可得到最佳的网络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WiMAX网络参数诊断与回报系统较佳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WiMAX网络参数诊断与回报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