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视性鼻肠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6064.7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郑宁;陈慧敏;郑国荣;杨巧云;严志;高金华;周道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郑宁;周道裕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9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性 肠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涉及一种可用于输送防治压疮营养素的可视性鼻肠管。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老年危重患者,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压疮等并发症。此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肠内营养在营养支持方面较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小肠吸收营养液最快,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且费用低、实施方便、并发症少。肠内营养包括胃内置管喂养、十二指肠内置管喂养以及空肠内置管喂养三种方式。若患者有胃排空障碍或不适合胃内喂养,则需行鼻十二指肠置管喂养或鼻空肠置管喂养。目前临床上鼻十二指肠或空肠内置管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盲插方法,主要应用螺旋形鼻肠管进行,插管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已到达合适位置,应用此法置管到达指定位置时间较长,还需通过X线验证,确认到达后再进行注液,操作上十分麻烦,并且成功率较低;二是内镜下置管方法,此法成本较高,并且有感染可能;三是手术下置管方法,此法给病人身体造成创伤,且并发症较多。以上方法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病人,必须在医院才能操作,使用不便。
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198863U公开了一种双腔两用鼻胃肠管,在鼻肠管的上游管腔内设置有鼻胃管,在鼻肠管供给肠内营养的同时,鼻胃管又可随时对胃内进行负压吸引,减缓胃潴留症状,减轻二次插管对病人造成的痛苦,提高医疗质量,尽管这种鼻胃肠管起到一管两用的目的,但仍不能解决上述置管方法的缺点,鼻肠管的置管到位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输送防治压疮营养素的可视性鼻肠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输送防治压疮营养素的可视性鼻肠管,包括用于传输营养素的鼻肠管管体和用于传输鼻肠管前端图像的内窥镜,鼻肠管管体与内窥镜并排设置;所述鼻肠管管体前端设有营养素出口,后端设有营养素入口;所述内窥镜前端为探头,后端为图像数据输出口,探头和数据输出口通过数据通道连接。在鼻肠管管体并排设置内窥镜,以观察和拍摄鼻肠管到达患者体内的具体位置,该鼻肠管的插入位置准确、且插入时间短,减轻了插管对病人造成的痛苦,提高了医疗质量。
其中,所述探头的感应方向与所述营养素出口的注射方向为同一方向,由此能够清楚准确地判断鼻肠管的插管是否已到达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营养液的注射,使小肠快速吸收。
进一步地,所述鼻肠管管体和所述内窥镜并排设置在同一管型主体内;所述鼻肠管管体为沿管型主体延伸的注射腔,营养素出口为管型主体前端的注射口,营养素入口在管型主体后端突出形成注射连接埠;所述内窥镜的数据通道被包覆于管型主体内,沿管型主体延伸,其探头在管型主体前端与注射口比邻设置,其图像数据输出口在管型主体后端突出形成数据连接埠。鼻肠管插入人体时,探头将探测数据通过数据通道传输至图像数据输出口输出,由于探头在管型主体前端与注射口比邻设置,即探头设置于营养素出口旁侧,能清楚准确地判断鼻肠管是否导入到位,待鼻肠管导入到位后,从营养素入口灌注营养液,营养液经过鼻肠管管体后从营养素出口注射。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可视性鼻肠管前端设有照明装置,优选该照明装置为LED灯,为探头的数据探测提供照明,使内窥镜获得的数据更清楚准确,实用性强,其节能方便。
可选地,所述管型主体的直径为2.6~4.7mm,优选采用管径为3mm;管型主体由弹性材料构成,更为柔软,导入人体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再者,绕其前端具有螺旋形预蜷曲,即前端可自行恢复螺旋状,则当鼻肠管导入至人体胃内后,在胃的蠕动作用下,鼻肠管也可自行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此时,内窥镜可进一步判断鼻肠管是否已导入到位;另外,所述注射连接埠与数据连接埠在管型主体后端分叉设置,使用更方便,避免了注射连接埠与数据连接埠并排设置造成的输入液体或连接显示器不方便的问题。为了能清楚地显示内窥镜观察及拍摄的图像,可设置一专用显示器,所述内窥镜则通过USB连接线与显示器连接。专用显示器为3.5吋的液晶显示屏,内置可充电的锂电池和存储卡,能够清晰显示鼻肠管管体插入的影像。当然,也可以连接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保护内窥镜,所述可视性鼻肠管还包括一次性保护套,使用时,所述一次性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内窥镜外侧。优选该一次性保护套为聚亚安酯护套,采用聚亚安酯这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容易滋生细菌,且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插管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郑宁;周道裕,未经王艳;郑宁;周道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建筑实时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真空集热管用矩形截面钢丝卡簧吸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