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电极炭素糊料凉料温度的确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4224.4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华;贾文涛;姚禄广;关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01 吉林省吉林市昌***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极 炭素 糊料 温度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石墨电极炭素糊料凉料温度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挤压成型的石墨电极生产中,由石油焦和煤沥青粘结剂组成的炭素糊料需要经过混捏、凉料和挤压成型工艺过程才能制成石墨电极生坯,然后经过一次焙烧、煤沥青一次浸渍、二次焙烧(包括煤沥青循环浸渍、焙烧)、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过程,才能得到电弧炉炼钢用的石墨电极产品。挤压成型法生产电极生坯,需要对含有煤沥青粘结剂的炭素糊料的凉料温度进行准确确定和波动范围控制,对炭素糊料凉料温度确定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挤压成型电极生坯的质量。实际生产中对炭素糊料凉料温度的确定是通过试探性电极生坯压型,一般情况下需要压制近千吨电极生坯,才能逐步掌握和确定炭素糊料的凉料温度。炭素糊料的凉料温度亦称下料温度或冷混温度。糊料的凉料温度也是石墨电极生产中重要的工艺指令之一。
本文阐述石墨电极炭素糊料凉料温度的确定方法。以石墨电极生产为例,为确定一种新的煤沥青粘结剂的炭素糊料的凉料温度,主要是根据以往掌握的糊料凉料温度的生产经验,参考煤沥青软化点和结焦值等理化指标,测试炭素糊料的挥发分含量,观察糊料外观状态,凭借人手对糊料抓取、揉捏的感觉等,从而对炭素糊料凉料温度进行初步选定,然后在试生产挤压生坯过程中,根据生坯挤压成型压强,生坯体积密度和生坯外观形态进行分析,以及将电极生坯在纵向和横向上从内部剖开,查看存在于电极生坯内部的分层、裂纹等废品类型,这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试探性压型生产,才能将炭素糊料的凉料温度逐步确定下来。如果仅利用一台电极挤压机进行试探性压型生产,按照每天24小时工作时间计算,每天可以压制出电极生坯85吨,试生产一般需要至少持续10天以上时间,产生电极生坯压型品85×10=850吨。这种试探性压型生产势必会造成大量生坯废品,会大大增加炭素企业的生产成本。
正常电极压型生产中,由于许多影响煤沥青性能的各种因素的存在,例如沥青融化温度高低、融化时间长短、沥青发生缩聚、氧化反应使分子量增大的程度、沥青的入库时间长短、在厂内的堆放环境和温度高低、入库的煤沥青原料品种不同、批次不同和产地不同等,煤沥青质量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要求在确定糊料凉料温度时必须加以综合考虑,并进行适当的相应调整,以满足压型生产的工艺要求。这些影响糊料凉料温度的诸多因素,单纯依靠人的主观努力和工作经验是很难完全掌握的,必须依靠计算机电脑用建立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解决电极压型生产中有关糊料凉料温度的确定问题。
至今,尚未见石墨电极炭素糊料凉料温度通过转化为数学模型计算确定的方法的文献报导和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一个总体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提供科学合理,炭素糊料凉料温度容易准确确定,试生产压型品数量少、生坯废品率低、混捏、凉料和压型工序效率高、生坯电极质量好的炭素糊料凉料温度两种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石墨电极炭素糊料凉料温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根据作为粘结剂的煤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测试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厚钢板坡口成型铣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负载型零价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