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8564.6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5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姜保国;寇玉辉;殷晓峰;王天兵;张培训;付中国;张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8;A61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富天民宏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2 | 代理人: | 刘寿椿;龚雅民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严重 创伤 救治 预警 通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创伤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卫生问题。每年全球死于创伤的人数约500万,占全球死亡总数的9%,我国每年发生伤害约2亿人次,死亡约70~75万人,是第5位死亡原因,直接医疗费达650亿元。道路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是引发创伤的主要原因,且最容易累及社会劳动力的主体--青壮年人群,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有技术中出现严重创伤的情况时,是向急救中心打急救电话,当急救中心接到电话之后,马上派急救车到达现场,然后对病人急救,并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病人到达急诊室之后,医院召集相关科室的医生对病人进行会诊,了解病情并制定急救方案,然后进行分诊,例如进行手术或者进入ICU等。这种“接线-出车-转移-急诊-会诊-分诊”的单线程模式中,每个环节都是不相关的,是程序分散的,而且在病人救治的第一现场和救护车的途中无法把病人的创伤位置、程度等相关信息准确的传送回急救中心或医院,因此没有留给医院必须的准备急救方案的时间,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也造成了病人医疗信息的缺失,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这种系统是缩短救治时间,改善创伤救治效果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通过该系统建立并加强急救车、急诊科、院内创伤团队间的有效链接,使得患者病状信息能够提前到达救治医院,从而获得预警,使院内创伤团队能够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即可就位,赢得救治时间,最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亦实时获得患者的院前信息,如事件时间、创伤评分、生命体征等,为科学分析提供数据来源,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事实依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包括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通讯系统、数据中心、急救中心和医院急救站;
所述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安装在救护车上,该终端包括CPU控制模块,人机接口模块,高清摄像头,定位模块,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人机结合模块、高清摄像头、定位模块、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均与CPU控制模块连接,其中人机结口模块为带有触摸屏的接入设备,生命体征传感器采集创伤患者的各项生理信息,获取各项生态指标,主要包括心电图测量、呼吸测量和体动测量,传感器可以为腰带式结构,定位模块采取内嵌GPS导航芯片进行准确的车载终端的定位,高清摄像头用于采集病人的实时影像,CPU控制模块将上述采集或者反馈的信息通过通讯系统传送给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实时检测各个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上传的预警信息,并上传到急救中心;
所述急救中心包括急救指挥中心和急救人工坐席,指挥中心根据数据中心传送过来的信息,尤其是根据车载终端的人机接口模块选定的医院由急救中心人工坐席向医院急救站或者相关的移动急救站发出预警信息。
所述通讯系统采用CDMA/GSM/3G/WIFI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上述系统的特点,使得急救现场(救护车)与救治医院以及专科救治团队之间获得了早期的信息交流与预警通道,从而更密切地联结了患者救治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压缩了救治等待时间,使患者救治的每个环节均可做到事先准备,达到即至即诊疗的目的,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最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严重创伤预警通讯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严重创伤救治预警通讯系统,包括车载伤情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通讯系统、数据中心、急救中心和医院急救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检验杯
- 下一篇:生理信号感测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