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7499.5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杨志欣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K47/38;A61P1/00;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夏 泻心汤 滞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七味药组成。该方为少阳误下成痞所设,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和脾胃的代表方剂。据临床研究报道,本方对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窦炎、胃脘痛、贲门痉挛、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疗效。目前临床仍采用汤剂的用药形式,然而汤剂需临用现煎,服用量大、口感差,携带不便,且不易贮存,患者依从性差,极大影响了该方的广泛应用。
专利文献CN1698669公开了半夏泻心汤的片剂和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是采用水或乙醇溶液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提取,提取物加适宜的辅料制成片剂或胶囊剂。该专利制备工艺未采用现代的提取分离手段,所提取的固形物量较大;制剂选择片剂、胶囊剂的用药形式,未采用现代的缓释制药技术,可能存在用药较频繁而引起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半夏泻心汤药物存在用药较频繁而引起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进而提供的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按半夏泻心汤药方取药,用10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0g生药/mL,取5倍药量体积的干大孔吸附树脂,用2倍体积的乙醇浸泡后,蒸馏水洗净乙醇,再用2倍体积5%盐酸浸泡4小时,蒸馏水洗至中性,继续取2倍体积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小时,蒸馏水洗至中性后装柱,上样吸附12h,蒸馏水洗脱后收集洗脱液获得分离部位Ⅰ;继续向柱内加入30%乙醇洗脱后收集洗脱液,除乙醇后获得分离部位Ⅱ;继续向柱内加入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除去乙醇后获得固形物A;
步骤二、按重量份数比分别称取40~100份固形物A、40~60份HPMCK4M (羟丙甲纤维素) 、15~35份HPMCK15M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0~120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0~40份碳酸氢钠、15~45份淀粉和2~4份硬脂酸镁,然后分别将称取的固形物A、HPMCK4M (羟丙甲纤维素) 、HPMCK15M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单硬脂酸甘油酯、碳酸氢钠和淀粉研磨100目以下后混合,混合均匀,加入无水乙醇后湿法制软材,20目筛制粒,在50~60℃下干燥3h,18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得到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
本发明提出了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精制,药理学实验来筛选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有效部位,采用特定赋形剂的组合,将其制成缓释制剂,即半夏泻心汤有效部位胃内滞留片,在释放效果上可以达到缓慢释药。研究表明,该胃内滞留片可以长时间漂浮于胃液上,保证了胃炎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型组大鼠胃切片观;
图2为空白组大鼠胃切片观;
图3为水煎液对照组大鼠胃切片观;
图4为分离部位Ⅰ组组大鼠胃切片观;
图5为分离部位Ⅱ组大鼠胃切片观;
图6为固形物A组大鼠胃切片观;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五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释放曲线;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按半夏泻心汤药方取药,用10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0g生药/mL,取5倍药量体积的干大孔吸附树脂,用2倍体积的乙醇浸泡后,蒸馏水洗净乙醇,再用2倍体积5%盐酸浸泡4小时,蒸馏水洗至中性,继续取2倍体积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小时,蒸馏水洗至中性后装柱,上样吸附12h,蒸馏水洗脱后收集洗脱液获得分离部位Ⅰ;继续向柱内加入30%乙醇洗脱后收集洗脱液,除乙醇后获得分离部位Ⅱ;继续向柱内加入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除去乙醇后获得固形物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杨志欣,未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杨志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4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