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折叠的翻转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6715.4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陶晓旺;彭伟;许春霞;黎群华;吉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折叠 翻转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翻转动作同时实现折叠和刹车的用于控制医用弹簧臂升降的把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的把手大都无法折叠,这样就无法进行模块化预组装,给安装带来困难,同时也造成释放复位弹簧工作不够灵敏,只有通过大力扭转把手使把手转到适当的位置,但是这样旋转操作起来手腕不舒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折叠的翻转控制机构,克服了以往把手翻转折叠不方面的问题,把手折叠起来使医护人员头部上方净空,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折叠的翻转控制机构,包括把手和固定板,把手通过螺栓与把手连接板一端相连,所述把手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与凸轮套筒连接,凸轮套筒与拉簧勾板间通过复位直线拉簧连接,凸轮套筒还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上设有刹车线衔杆,刹车线衔杆与刹车线连接。
进一步,复位直线拉簧至少有一个,可根据拉力的大小,复位直线拉簧可安装一个或在固定板两侧同时安装。
进一步,刹车线外套设有刹车线固定板,能固定刹车线,避免刹车线的晃动影响气弹簧的动作。
进一步,转动轴内设有转轴衬套,避免转动轴与与固定板的直接摩擦,延长转动轴寿命,节约成本。
进一步,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固定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可驱动刹车线伸缩从而遥控气弹簧的释放与锁定,通过一个舒适的动作可同时实现折叠和控制释放两个功能,新增的折叠功能可有效增加医护人员工作的头部净空,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该结构可实现模块化预组装,然后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产品的某个位置,与现有结构相比,节省了安装时间,该结构设计考虑了人机工程因素,操作更舒适,从外观上来看,该机构与整体搭配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3 B-B凸轮套筒与转动轴角度剖视图;
图5是把手与外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把手 2、把手连接板 3、螺栓 4、转动轴 5、固定螺栓 6、凸轮套筒 7、转轴套筒 9、复位直线拉簧 10、刹车线衔杆 11、固定板 12、固定条 13、刹车线固定板 14、拉簧勾板 15、第二螺栓 16、刹车线 18、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自动折叠的翻转控制机构,包括把手1和固定板11,把手1通过螺栓3与把手连接板2一端相连,把手连接板2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5与凸轮套筒6连接,凸轮套筒6与拉簧勾板14间通过复位直线拉簧9连接,凸轮套筒6还与转动轴4连接,转动轴4上设有刹车线衔杆10,刹车线衔杆10与刹车线16连接;复位直线拉簧9至少有一个;刹车线16外套设有刹车线固定板13;转动轴4内设有转轴衬套7;固定板11通过第二螺栓15连接固定条12。
用手往下拉把手1时,把手1将克服复位直线拉簧9的拉力开始往下转动,由于凸轮套筒6与转动轴4之间存在相对角度差连接,当凸轮套筒6随把手1开始转动时,但转动轴4并没开始转动,只有当凸轮套筒6与转动轴4的凸台接触时,才开始带动转动轴4转动,此时刹车线衔杆10也发生转动,从而拉伸刹车线16使得气弹簧18的锁定开关逐渐逼近行程的临界点。刹车线衔杆10最终接触到限位孔的另一侧时,锁定开关便处于开启状态,完成释放过程。松手后,把手1在复位直线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开始复位,同时刹车线16在气弹簧18释放机构内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迅速越过行程临界点,完成锁定功能。
根据拉力的大小,复位直线拉簧9可安置一个或两侧同时安置;根据气弹簧18的释放行程需相应调整限位孔的尺寸;调整转动轴4与凸轮套筒6的角度差,可调整把手最大打开角度;固定板可根据实际安装要求改变结构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样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制备β-胡萝卜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