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合纤精炼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6150.X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3 | 分类号: | D06M15/53;D06M13/188;D06M13/256;D06M13/41;D06M13/20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合纤 精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助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对新合纤布料印染前处理的新合纤精炼剂。
背景技术
精炼剂是一种对布料进行印染前处理常用的助剂,最初棉纤维中含有果胶质、蜡质、蛋白质以及色素等,对织物的性状及印染工艺产生影响,不利于加工及使用,因此人们往往通过对果胶质、棉脂、棉腊等杂质的煮炼、漂白等方式对织物进行前精炼处理。随着各种新型纺织材料的出现,各种针对其具体功能的前处理剂也不断涌现。为提高效率,提高处理效果,适应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各种专用精炼不断出现。
新合纤主要是指80年代后半期到至今的一种新型合成纤维或具有专用功能的功能性纤维,按成品风格,主要分四大类,①仿桃皮类;②仿真丝类;③仿粘胶丝类;④仿精梳毛型类。这四大类,实际上都是长丝,只是从外观、触感乃至特性讲,它们的织物成品分别具有桃皮、真丝、粘胶丝及精梳仿毛型的风格、特征罢了。从丝织产品的传统概念讲,凡利用长丝制织及其后加工工程均属于丝织、染整业的讨论范畴,均属于新合纤。一些新合纤会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呼吸功能、超细纤维和改性处理功能,许多纱线生产商开发出质轻的超空心纤维及绝热织物,而且新合纤织物比天然纤维织物要厚重很多,新合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对这种长丝制织的专用处理剂却比较缺乏,通常采用一些常用的处理剂,导致效率不高,助剂的利用率较低,处理效果较差,极大制约了新合纤的发展。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新合纤的印染前处理的新合纤精炼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合纤精炼剂主要成分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酸、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活化剂、防腐蚀剂、稀释剂,该新合纤精炼剂其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乙酸:6—8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4份,活化剂:2—3份,防腐蚀剂:1—2份,稀释剂:10—30份。
本发明新合纤精炼剂是一种针对新合纤进行前处理的精炼剂,该新合纤精炼剂具有去油、去蜡、去污除杂,有效地阻止煮炼下来的杂质聚集、沉淀、沾附,耐高温,精炼渗透合二为一。
作对优选,所述活性剂为油酸酰胺衍生物。
作对优选,所述防腐蚀剂为山梨酸钾。
作对优选,所述稀释剂为乙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新合纤精炼剂适用于高速喷水织机,具有高效渗透,有效物含量高,稀释性好,降低残脂率,良好的适用性,粘度低,耐寒性好,高效单位用量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该新合纤精炼剂主要成分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酸、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活化剂、防腐蚀剂、稀释剂,该新合纤精炼剂其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乙酸:6—8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4份,活化剂:2—3份,防腐蚀剂:1—2份,稀释剂:10—30份。
本发明新合纤精炼剂是一种针对新合纤进行前处理的精炼剂,该新合纤精炼剂具有去油、去蜡、去污除杂,有效地阻止煮炼下来的杂质聚集、沉淀、沾附,耐高温,精炼渗透合二为一。
所述新合纤精炼剂为浅色透明液体,阴离子,pH值为5—6;本品有效物含量高,稀释性好,适用于高速喷水织机。该新合纤精炼剂可以高效渗透、乳化和分散新合纤中的复合油迹,可去除新合纤织物的残脂。可以适用高速喷水织机精练工艺,本品单位利用率高,其粘度低,耐寒性好,低泡;随着织物种类、精练方法不同,使用量不同,方便与其他助剂配合使用。
所述活性剂为油酸酰胺衍生物,油酸酰胺衍生物在该新合纤精炼剂中使用它可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内摩擦薄膜和传送设备之间摩擦,从而增加生产量,简化对最终产品的操作。
所述防腐蚀剂为山梨酸钾,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起防腐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溶液PH值6以下其效果较好。
所述稀释剂为乙醇,乙醇无毒,是优良的稀释剂,使用较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