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5273.1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钛合金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尤其是一种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含量的测定方法,属于分析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含量的测定,在目前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中,大多采用分光光度法,不仅操作烦琐,分析、测定流程长,而且要消耗大量化学试剂,既污染环境,又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测定效率低,并且不利于降低成本。也有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虽然溶解样品后就能对铁、锰、铜、锡和镁元素进行测定,省时省力,且无需消耗大量化学试剂,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但因测定难度较大,尤其是试样液的制备难于有新突破,而无法推广应用。因此,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对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测定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用常规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液的吸光度,根据该吸光度在铁、锰、铜、锡和镁的标准工作曲线中得到对应铁、锰、铜、锡和镁含量值,其特征在于试样液经过下列步骤制得:
A、按175~225mL/g试样的量,在海绵钛、钛及钛合金试样中加入稀盐酸,该稀盐酸的体积比为:HCl: H2O=1:4,再按25~30mL/g试样的量在海绵钛、钛及钛合金试样中加入氢氟酸,在100~150℃温度下加热至试样完全溶解,得100~150mL/g试样的溶解液;
B、按15~20g/g试样的量,在步骤A的溶解液中加入硼酸,在100~150℃温度下加热至溶解液溶清后,冷却至室温,得混合液;
C、按20~30mL/g试样的量,在步骤B的混合液中加入浓度为50 mg/mL的氯化锶溶液,再用水稀释至溶液浓度为0.002 g/mL,摇匀,得待测试样液。
所述步骤A中的盐酸、氢氟酸为市售的分析纯产品。
所述步骤B中的硼酸为市售的分析纯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制成待测试样液后,即可用现有技术中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的含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测定的铁、锰、铜、锡和镁含量准确率高,其测定结果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准确性。本发明方法可靠、实用,能满足日常测定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铁、锰、铜、锡和镁含量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按常规制备下列各标准溶液:
1、铁标准液的制备:
1A、按60mL /g高纯铁的量,将市购的0.5000g高纯铁放入30mL稀盐酸中,该稀盐酸为下列体积比:HCl: H2O=1: 1,在100℃温度下加热至高纯铁溶解,滴加10滴市售的分析纯硝酸氧化,在100℃温度下煮沸,以驱尽氮氧化物,用水冲洗杯壁,冷却溶液至室温,加水稀释至溶液浓度为500μg /mL,得铁标准溶液;
1B、移取步骤1A制得的20.00 mL铁标准溶液置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有20μg/mL的铁;
2、锰标准液的制备:
2A、将市购电解锰(含量在99.9%以上)用稀硫酸清洗至表面无氧化锰,该稀硫酸的体积比为:H2SO4 : H2O=5: 95,再用水反复洗净,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洗4~5次,自然干燥;
2B、按40mL /g电解锰的量,称取0.5000g步骤1A干燥的电解锰放入20mL稀硝酸中,该稀硝酸的体积比为:HNO3 : H2O=1: 3;加热溶解电解锰至沸腾,以驱尽氮氧化物,冷却,加水稀释至500μg /mL,得锰标准溶液;
2C、移取步骤2B制得的20.00 mL锰标准溶液,置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有20μg/mL的锰;
3、铜标准液的制备:
3A、将市购金属铜(纯度在99.99 %以上)0.5000g,按30mL /g铜的量加入15mL稀硝酸中,该稀硝酸为下列体积比:HNO3:H2O=1:1,加热至金属铜溶解,得溶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