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5233.7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爱群;宋宇波;孟跃伟;唐小川;吴鹤意;高尚;石乐;蓝智灵;邵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H04L29/0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局域网 安全 性能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无线设备测试床(102)、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103)和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103);其中,
无线设备测试床(102)、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103)和安全性能测试服务器(104)设备通过有线局域网连通;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在局域网内分别通过无线设备测试床接口(106)、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接口(107)、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与安全性能测试服务器接口(108)与无线设备测试床(102)、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103)和安全性能测试服务器(104)进行通信;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与无线设备测试床接口(106)通信,对待测无线设备(105)进行配置,发送提取设备信息、开始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束网络连通性测试、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指令;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与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接口(107)通信,对无线测试环境进行信道参数配置和接入点配置;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与安全性能测试服务器接口(108)通信,对待测无线设备(105)进行脆弱性分析和渗透性测试;
无线设备测试床(102)用于待测无线设备(105)配置,配合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103)和安全性能测试服务器(104)完成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和设备协议安全测试;
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103)用于信道参数配置和接入点配置,配合无线设备测试床(102)和安全性能测试服务器(104)完成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和设备协议安全测试;
安全性能测试服务器(104)用于脆弱性分析和渗透性测试,配合无线设备测试床(102)和无线接入点测试服务器(103)完成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和设备协议安全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包括:账户管理(201),项目管理(202),报告管理(203),帮助说明(204),设备管理(205),设备注册(206),设备协议安全测试(207),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208);
账户管理(201),用于管理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账户,根据权限使用该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工作;
项目管理(202),用于管理设备协议安全测试(207),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改或者删除;
报告管理(203),用于管理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208)和设备协议安全测试(207)模块结果,并结合设备注册(206)存储的设备信息进行报告生成和管理;
帮助说明(204),用于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操作说明;
设备管理(205),用于管理设备注册(206)、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208)和设备协议安全测试(207),完成设备的注册和安全测试工作;
设备注册(206),用于提取设备信息时与无线设备测试床接口(106)调用配置模块(209)对设备进行配置;
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208),用于调用套接字通信模块(210)和功能模块(211)对设备进行安全协议符合性验证;
设备协议安全测试(207),用于调用套接字通信模块(210)和功能模块(211)对设备进行开始/结束网络连通性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设备测试床(102)包括:配置模块(209)、套接字通信模块(210)和功能模块(211),其中,
配置模块(209),用于完成对待测无线设备(105)配置功能;
套接字通信模块(210),用于完成无线设备测试床(102)与无线局域网安全性能测试平台(101)之间的指令和信息交互,并且根据指令调用具体功能模块(211);
功能模块(211),用于完成针对来自套接字通信模块(210)指令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视频播放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支撑性能高的支重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