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系高软化点纺丝沥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2843.1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扬;张立昕;陈明鸣;王俊杰;于宝军;姚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新疆中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00 | 分类号: | C10C3/00;C10C3/06;C10C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软化 纺丝 沥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石油系高软化点纺丝沥青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乙烯焦油高软化点纺丝沥青的制备方法,属于纺丝沥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基炭纤维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大谷杉郎发明了沥青基炭纤维的制造工艺。而后沥青基炭纤维的研究在国外得到飞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炭纤维应用发展的多元化,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生产能力。
CN101135074A通用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乙烯焦油为原料,先空气氧化后再热缩聚制备高软化点纺丝沥青。该方法乙烯焦油中大部分轻组分不能有效利用。辽阳石化采用乙烯裂解焦油为原料,经常、减压闪蒸,气提、蒸发等工序,制备高软化点纺丝沥青,工艺过程步骤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系高软化点纺丝沥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连续、可控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石油系高软化点纺丝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乙烯焦油先预热80~120℃,然后在温度220~280℃和真空度80~120Pa刮膜蒸发拔除轻组分,获得软化点为80~100℃、结焦值为40~50%的乙烯焦油沥青,将该乙烯焦油沥青移置反应釜中,以升温速率2~5℃/min升温至330~360℃,恒温热缩聚4~6小时,制得软化点为200~225℃的乙烯焦油沥青, 该乙烯焦油沥青在温度340~370℃和真空度80~120Pa刮膜蒸发拔除部分轻组分,最终获得软化点为270~285℃的纺丝沥青。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发明是先将乙烯焦油采用刮膜蒸发技术拔除部分轻组分,获得乙烯焦油沥青,拔出的轻组分可以作为制备炭黑的优质原料。然后将乙烯焦油沥青在反应釜中进行热缩聚,提高乙烯焦油沥青的软化点为200~225℃,再经过刮膜蒸发器拔除部分轻组分制得软化点为270~285℃纺丝沥青。此方法为连续化操作,工艺流程简单,可控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所制得的纺丝沥青结焦值高,纺丝性能优异,连续纺丝长度可达到10000米以上,即使在高转速纺丝也不会发生断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350kg乙烯焦油预热110℃后,在温度240℃和真空度90Pa刮膜蒸发拔除轻组分,获得软化点为85℃,结焦值为40%的乙烯焦油沥青130kg,然后将乙烯焦油沥青移置反应釜中,以升温速率3℃/min升温至340℃,恒温热缩聚5小时,提高乙烯焦油沥青的软化点为225℃,该乙烯焦油沥青在温度350℃和真空度110Pa刮膜蒸发拔除部分轻组分,得到高软化点纺丝沥青70kg。采用环球法进行测试软化点为275℃,采用GB 8727-88测试结焦值为80.7%。以该纺丝沥青连续纺丝15000米,丝径为16μm。
实施例2
350kg乙烯焦油预热115℃后,在温度245℃和真空度95Pa刮膜蒸发拔除轻组分,获得软化点为88℃,结焦值为43%的乙烯焦油沥青126kg,然后将乙烯焦油沥青移置反应釜中,以升温速率3℃/min升温至350℃,恒温热缩聚4.5小时,提高乙烯焦油沥青的软化点为220℃,该乙烯焦油沥青在温度345℃和真空度110Pa刮膜蒸发拔除部分轻组分,得到高软化点纺丝沥青75kg。采用环球法进行测试软化点为271℃,采用GB 8727-88测试结焦值为80.1%。以该纺丝沥青连续纺丝13000米,丝径为15μm。
实施例3
350kg乙烯焦油预热110℃后,在温度238℃和真空度85Pa刮膜蒸发拔除轻组分,获得软化点为80℃,结焦值为39%的乙烯焦油沥青135kg,然后将乙烯焦油沥青移置反应釜中,以升温速率4℃/min升温至360℃,恒温热缩聚4.5小时,提高乙烯焦油沥青的软化点为227℃,该乙烯焦油沥青在温度360℃和真空度115Pa刮膜蒸发拔除部分轻组分,得到高软化点纺丝沥青72kg。采用环球法进行测试软化点为280℃,采用GB 8727-88测试结焦值为82.4%。以该纺丝沥青连续纺丝15000米,丝直径为14μm。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新疆中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大学;新疆中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