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升式搅拌应用于丙烯酰胺的结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1663.1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熊光辉;沈瑞华;杨涛;顾稀平;陆煌生;韩浩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天农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3/09 | 分类号: | C07C233/09;C07C231/24;B01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升式 搅拌 应用于 丙烯酰胺 结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升式搅拌应用于丙烯酰胺的结晶工艺。
背景技术
丙烯酰胺结晶过程中是间壁换热冷却结晶,在这过程中主要困难有:(1)、冷却表面上常会有晶体析出,称为晶疤或晶垢,使冷却效果下降,需要定期清除疤垢。为避免局部饱和度过高引起的换热面晶垢聚集,在热过程中料液与换热表面的温差一般控制在10℃以内,这就需要结晶过程中有良好的搅拌且剪切力要小,这样可避免破坏晶花的成长。(2)、在结晶过程中,由于大量晶花不断聚集,而微生物法丙烯酰胺中的杂质离子很低,阻聚剂又全集中到母液中,这样很容易引起丙烯酰胺发生自聚反应,导致产品报废。
所以搅拌在结晶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有时候是结晶过程好坏的控制因素,搅拌的目的是为结晶过程提供良好的传热、控制结晶条件。搅拌效果会影响结晶釜内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影响过饱和度的分布,从而会对产品粒度及粒度分布产生直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提供一种气升式搅拌应用于丙烯酰胺结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丙烯酰胺结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丙烯酰胺粗品加入带有气升式搅拌浆的结晶釜内,控制夹套中冷冻液体的温度在0~5℃,流速为3~4m/s,降温梯度5~10℃/小时,气升空气压力0.05MPa,结晶4~5小时后,降温至10℃出料,烘干得到丙烯酰胺晶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气升式搅拌结晶釜,单釜结晶时间缩短了3小时左右,结晶率提高12%,且产品外观质量明显提高,晶体颗粒粒径分布集中,晶型规则,粒径均匀,避免了机械式搅拌带来的晶粒破碎和晶疤垢等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机械式搅拌对比例
将丙烯酰胺粗品加入带有气升式搅拌浆的结晶釜内,控制夹套中冷冻液体的温度在-5℃,流速为3~4m/s,降温梯度5℃/小时,机械式转速100r/min,降温至10℃出料,烘干得到丙烯酰胺晶体,结晶率为31~35%,粒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机械式搅拌丙烯酰胺溶液结晶实验结果
。
从上表可知,机械式搅拌,产品颗粒分布不均匀,容易产生晶疤垢。
实施例2 气升式搅拌
将丙烯酰胺粗品加入带有气升式搅拌浆的结晶釜内,控制夹套中冷冻液体的温度在-5℃,流速为3~4m/s,降温梯度5℃/小时,气升空气压力0.05MPa,降温至10℃出料,烘干得到丙烯酰胺晶体,结晶率为43~47%,粒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气升式搅拌丙烯酰胺溶液结晶实验结果
。
从上表可知,在1700~1000μm范围内,粒径分布占84%,产品颗粒分布集中,粒径均匀,与机械式搅拌相比,不产生晶疤,单釜结晶时间缩短了3小时左右,结晶率提高了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天农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天农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外预应力预埋锚栓连接式混凝土风电塔架
- 下一篇:预制柱的可调节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