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35226.0 申请日: 2012-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275550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31
发明(设计)人: 雷春生;雷思宇;王情思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亚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64 分类号: A61K36/8964;A61P31/04;A61P31/12;A61K35/36;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脑膜炎 中成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被感染的疾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最易在患感冒是被病菌传染,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精神损伤。病毒型脑膜炎是一种可以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虽然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没有后遗症。它们的共同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昏迷等。

目前,中医上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是通过使用大量抗菌药物的抗生素,用于静脉滴注。而对于病毒型脑膜炎则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虽然西医上也有一些治疗脑膜炎的药物,但是用药时间长,会给身体带来机能退化、药物抵制的后果,或治疗范围不广泛。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940727A,名称是“一种治疗流行性脑膜炎的中药制剂”,是采用麦门冬、生地黄、生石膏等中药为原料的制剂,虽然有凉血止血、清心除烦的功效,但疗效时间长,效果不显著。专利公开号为CN102327364A,名称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中药丸”,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功效,但只是针对病毒型脑膜炎的治疗,不能治疗细菌型脑膜炎,治疗范围狭窄。这些药物都没有达到即能快速治疗细菌型又能治疗病毒型脑膜炎的目的,避免了患者由于不同种脑膜炎而选择不同的药的烦恼,同时也能使患者快速痊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发明药物疗效时间长,效果不显著,且治疗范围不广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具有清热解毒、补齐固表、活血补血等功效,而且对快速治疗病毒型和细菌型脑膜炎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氏10-30份、     阿胶10-20份、     山药10-30份、

僵蚕10-30份、     丹参5-20份、      穿山龙5-30份、

川穹5-20份。

优化,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氏15-30份、     阿胶15-20份、      山药10-30份、

僵蚕10-30份、    丹参10-20份、      穿山龙10-30份、

川穹10-20份。

再优化,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氏18份、     阿胶18份、      山药20份、

僵蚕20份、     丹参15份、      穿山龙20份、

川穹18份。

所述一种治疗脑膜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

(1)浸泡:取黄氏、山药、丹参等于温开水中浸泡、并用超声波清洗;

(2)烘干:将僵蚕除外的其它6味药按配方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于85°C~95°C在氮气保护条件下焙干2~5小时;

(3)粉碎:将所得混合物经120目过筛,得原料干粉;

(4)索式抽提:将干粉于密封箱中加水浸泡1~2天,浸泡后收集上层清液,反复三次,收集清液,用0.1~0.5%香油加热回流3~4小时,过滤得滤液;

(5)浓缩:所得滤液加入磨碎后的僵蚕,在100°C~105°C条件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35°C)的膏状物,回收香油;

(6)成品:将浓缩之后的膏状物在氮气保护条件下烘干,制成粉剂,装入胶囊。

本发明方法与其它药物治疗肾炎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服用本发明中成药1周后,发烧、咳嗽的病症消失,3周后严重的患者病情基本稳定,4周后可完全痊愈。

服用方法:一天两次,一次两粒(0.5mg),用温开水服送。

禁忌事项:禁食用过辛、过辣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黄氏30g     阿胶20g     山药20g

僵蚕15g     丹参5g      穿山龙5g

川穹5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亚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亚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