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关的动态流量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4428.3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军;李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达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关 动态 流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关的动态流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网关静态流控技术主要分为:应用流控和用户流控。应用流控:根据不同的网络应用进行流量控制,用于限制某些网络应用的流量,保证必要的网络应用可用;用户流控:根据不同的IP/MAC地址群进行流量控制,用户限制或保证各权限用户的流量使用。静态流控是把流速控制在一定的速度,比如当一个用户使用较少的带宽时,而其他的用户也只能使用自己范围内的带宽,从而造成带宽浪费,不能使带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网关的动态流量控制方法,其既能够实现对软件或用户进行流量控制使得网络使用通畅,又能实现使网络带宽利用达到最大化,从而达到不浪费网络资源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网关的动态流量控制方法,其是将流控模块设计在ARP状态模块与网卡驱动模块之间,所述流控模块由用于带宽策略分析的TC模块与用于对应用及用户流量进行采样分析的流量采样模块组成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网关用户有流量时,首先判断该用户是否设置了用户动态流控策略,若不存在动态策略,则设置通道的mark值,对该用户流速不做控制,若设置了动态流控时,则执行步骤S2;
步骤S2:判断用户带宽是否达到设置的上限,若未达到设定上限,则网关自动放开对流速的控制,若达到设定上限,则执行步骤S3;
步骤S3:对该用户执行带宽控制策略,其具体控制策略如下:
a、每2秒检测一次流速,当检测到的流速大于设置流速时,记为一次检测超限次数,当总检测超限次数超过总检测次数的50%,就会把用户带宽降到R2;
b、经过T2-T3时间段进入T3,在T2-T3的时间内,如果T1到T2时间内用户带宽低于R2的75%,则T3=T1,否则,T3=T2;
其中,R1为设置的最大上下行带宽,R2=20%*R1,T1为设置的检测时间,T2=2*T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根据带宽使用的状况,针对当前网络状况动态调整流控规则,当某个用户或某一应用的流速过高的时候,网关会自动限制其设置的流速,降低流速到一个惩罚的带宽值;当用户或应用流速值很低,且网络状况良好,带宽使用比较空闲时,网关会自动调整流速控制到一个较高的值,达到动态控制的效果,从而提升带宽利用率,优化网络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控模块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宽控制策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提到的流控模块设计在ARP状态模块与网卡驱动模块之间,所述流控模块由用于带宽策略分析的TC模块与用于对应用及用户流量进行采样分析的流量采样模块组成;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网关的动态流量控制方法,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网关用户有流量时,首先判断该用户是否设置了用户动态流控策略,若不存在动态策略,则设置通道的mark值,对该用户流速不做控制,若设置了动态流控时,则执行步骤S2;
步骤S2:判断用户带宽是否达到设置的上限,若未达到设定上限,则网关自动放开对流速的控制,若达到设定上限,则执行步骤S3;
结合图3,对步骤S3进行理解:
步骤S3:对该用户执行带宽控制策略,其具体控制策略如下:
a、每2秒检测一次流速,当检测到的流速大于设置流速时,记为一次检测超限次数,当总检测超限次数超过总检测次数的50%,就会把用户带宽降到R2;
b、经过T2-T3时间段进入T3,在T2-T3的时间内,如果T1到T2时间内用户带宽低于R2的75%,则T3=T1,否则,T3=T2;
其中,R1为设置的最大上下行带宽,R2=20%*R1,T1为设置的检测时间,T2=2*T1。
以下举例对带宽控制策略进行讲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达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达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