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封闭液压油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2488.1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林;陈皓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阀门一厂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液压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彻底控制液压系统中液压油被污染的全封闭液压油箱,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卸车、装载机和液压系统在环境污染严重场合中配套使用的全封闭液压油箱。
【背景技术】
液压油箱是为液压系统供油和储油装置,它在供油时需要吸进空气,储油时挤出空气,呼吸空气与液压油在同一个容器内,导致来自于流通空气带来的污染物成为液压系统主要污染源,特别是在污染严重环境中工作的液压系统,液压油的污染更为严重,由于油气混合,在容器中容易产生气泡增加容积,在增加容积后从空气过滤器中溢流,造成滤网堵塞,使呼吸不畅,回油过滤器过滤精度高而液压油污染后,容易造成回油过滤器堵塞而破裂或压偏不能使用,降低过滤精度而达不到要求的技术问题,同时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液压元件损坏和失效的原因80%以上归于液压油的污染,因此通过对液压油箱实施有效的防污过滤措施,使油液的污染度与关键液压元件的污染耐受度达到合理的平衡,可以大幅提高液压元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液压油箱呼吸时流通空气带来污染物对液压油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呼吸空气与液压油分别在各自容器中的一种全封闭液压油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液压系统中全封闭液压油箱,它包括储油罐、油气隔离装置、导装套、油标尺、空气过滤器、加油器、出油管、回油过滤器,导流装置;由于油气隔离装置在储油罐内受储油或供油时液压油量变化能自由压缩或膨胀容积,使储油罐内分为储气和储油两个不同容器;达到液压油与空气分离,使液压油在一个全封闭容器内为液压系统供油或储油,根据油气隔离装置内腔所储介质可分为储气容器和储油容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油气隔离装置作为储气容器,所述的油气隔离装置通过气嘴外连接口与空气过滤器连接,气嘴连接大法兰通过螺栓安装在储油罐上,回油过滤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储油罐上;当储油罐内储油时,液压油通过回油过滤器经导流管一进入导流装置一内,通过设在储油罐底部的导流装置一从五面溢流到储油罐内,液压油量增加容积变大,气囊通过气嘴通道经过安装在气嘴外连接口上的空气过滤器排出空气而压缩容积,达到储油罐内的压力平衡;当储油罐为系统供油时,储油罐内液压油通过设立在导流装置一内的出油管向系统供油,液压油量减少容积变小,气囊通过气嘴通道经过安装在气嘴外连接口上的空气过滤器吸进空气而膨胀容积,达到储油罐内的压力平衡;所述加油器是有加油筒直接焊接在储油罐上,再通过大螺堵封口,使液压油与呼吸空气隔绝在一个全封闭的容器内为液压系统供油或储油。
所述的油气隔离装置作为储油容器,所述油气隔离装置气嘴连接大法兰通过螺栓安装在储油罐底部,气嘴外连接口通过活接与导流装置二连接;所述的回油过滤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储油罐上,插入导流管二内,导流管二通过活接二与导流装置二连接;所述的导流装置二上设有回油口、进油口、加高管、出油口;所述的出油管直接焊接在出油口上,加油筒焊接在加高管上,通过大螺堵封口;所述的出气短管焊接在储油罐上,空气过滤器安装在出气短管上;当油气隔离装置内储油时,液压油通过加油筒加油,由加油筒通过加高管直接到导流装置二内;液压系统储油时通过回油过滤器经导流管二直接到导流装置二,通过设立在导流装置二上的进油口直接到油气隔离装置内储油,油气隔离装置中的气囊在储油时容积逐步增加,储油罐内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排出;当油气隔离装置为系统供油时,油气隔离装置内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口到导流装置二再经出油管为系统供油,气囊内随着液压油流出容积减少,通过空气过滤吸进空气到储油罐上内,以达到储油罐内的压力平衡;使液压油与呼吸空气隔绝在一个全封闭的容器内为液压系统供油或储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密封液压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储油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右视图
图4为油气隔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全封闭式加油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类全密封液压油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阀门一厂,未经瑞安市阀门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