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面发电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2427.5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德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E02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发电站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电站,尤其是一种水面发电站。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发电设备有如下几种:1、核能发电。2、火力发电。3、风力发电。4、潮汐发电。5、水力发电等。其中水力发电以势能发电为主,条件要有较高的水面落差和较大的水流量,要建大型的水坝,较大的破坏了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建水电站站受到了上述条件的极大限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水面发电站,对水面落差要求低(只要有流动的水即可),水流量要求不高,对环境改变很小,资金投入小,非常环保,最主要优点是:1、充分重复利用了水资源(不管河大小、落差多少、流量大小都可以发电,且每隔几米或十几米就可建一个)。2、充分利用了水的动能也就是水的惯性(河里流动的水被叶轮挡住时产生的强大推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叶轮、 横梁、传动轴、发电机、升降装置、转向齿轮、河床、水面感应装置、水平面、转子、弹簧、船体、钢丝绳、铁支架、轴承、船杆、离合器、空心漂浮圆柱组成,并设计了六种不同型式的水面发电站。
由于本发明对不同条件的河流提出了几种不同设计:
图1(1)、图1(2)中的升降装置固定于河岸两边与横梁连接并能实现升降,横梁下方设有一组叶轮,叶轮上有多个叶片,当流动的水推动浸在水中叶片时带动了叶轮转动,转动时叶轮经传动轴和转向齿带动了发电机发电。当河水上涨或下降时,水面感应装置感知并使之上升或下降,保证了水面与叶片之间的最佳位置,正常发电。
图2(1)、图2(2)是对河面小水流急而设计的,升降装置只要固定在河岸一边,工作时当有漂浮物挡住叶轮阻力较大时,横梁受力弹簧被压缩,迫使向后移动,漂浮物冲走阻力减小,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回原位,正常工作。
图3(1)、图3(2)实用于河面较大、水流急的河段,它有两个船体并用钢丝绳固定于岸边,两船之间设有叶轮工作发电,当枯水时,铁支架支撑船体正常工作。
图4(1)、图4(2)实用于河面大、水流慢的河段发电,它有一个船体,并用钢丝绳固定于河两岸,船体两边各有一组叶轮同时带动发电机工作,当有漂浮物挡住叶轮时,阻力会把横梁内侧的弹簧压缩,使横梁向后移动同时漂浮物被水 冲走,阻力减小,弹簧使横梁回到原位,正常工作。
图5(1)、图5(2)实用于各种河段,特点是更简单,更实用,它只有一个轮大的叶轮,直接安装在河岸的升降装置上,较大的叶轮产生更大的能量带动发电机发电,生产时当有漂浮物挡住叶轮,在阻力作用下叶轮向后移动,漂浮物被水冲走,弹簧作用下叶轮回到原位,正常工作。
图6(1)、图6(2),它不用升降装置,不用水面感应装置,横梁直接固定于河两岸,横梁下组装有若干个空心漂浮圆柱,圆柱上固定有叶轮、漂浮于水面、横梁与空心漂浮圆柱之间安装有转子,使叶轮在水面上下漂浮,水的流动带动了叶轮,经传动轴、转向齿轮带动发电机发电。
图7是一种生产模式,它有几个或更多发电叶轮组成,每一个发电叶轮的传动轴上设有一个离合器,能够进行能量的分和离,当一组叶轮的能量经传动轴、转向齿轮集中在一起时,产生了巨大的力带动了更大的发电机发电。
四、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切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俯视图。
图2(1)、图2(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另一实施例切面图和俯视图。
图3(1)、图3(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另 一实施例切面图和俯视图。
图4(1)、图4(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另一实施例切面图和俯视图。
图5(1)、图5(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另一实施例切面图和俯视图。
图6(1)、图6(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另一实施例切面图和侧切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水面发电站生产模式图。
附图中的标识分别表示:
1、叶轮、2、横梁、3、传动轴、4、发电机、5、升降装置、6、转向齿轮、7、河床、8、水面感应装置、9、水平面、10、转子、11、弹簧、12、船体、13、钢丝绳、14、铁支架、15、轴承、16、船杆、17、离合器、18、空心漂浮圆柱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1)、图1(2)中可以看出,升降装置5分别固定于河两岸,横梁2的两端分别组装在两岸的升降装置5上,下方设有一组叶轮1,叶轮1的轴与传动轴3经转向齿轮6连接发电机4,水面感应装置8设在水平面9上与之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德,未经张立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安全共享方法、系统
- 下一篇:单片玻璃外遮阳布帘(拉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