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1574.0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希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希光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动车、适配电源、太阳能电板及电压变换装置的高效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电动机存在耗能多、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缺点,已经不适应现在环保、低碳、高效、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寿命长、转动平稳、成本低廉的高效电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机,由续流二极管、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续流二极管的一端与蓄能连接,蓄能与电压变换连接。
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方案:蓄能由C9、C10的正极通过L连接,C9、C10的负极接地组成,L的一端与续流二极管连接;电压变换由E与C1并联,IC1的1脚、2脚之间并联接C6、R7,2脚经R9、R8串联后接地,3脚经R4接Q1s,3脚经C4接地,4脚经C5接地,5脚接地,6脚经R2接Q1g,7脚经D3接V1,8脚接Q2c,8脚经R6接4脚;Q2e接R9、R8的连接处,Q2b接R10、C8的连接处,Q1g经D2、R3串联后接地,Q1d接T,Q1s经R5接地,C2、R1串联后接T,D1连接T和V2,IC2k经R10、C8串联后接地,IC2k经R11接V2,C7接IC2k与IC2r,V2经R12、W串联后接地,IC2r接R12、W的连接处,IC2a接地组成,电压变换中的V2与蓄能中L的另一端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续流二极管的一端与蓄能连接,蓄能与电压变换连接的结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高效节能、寿命长、转动平稳、成本低。
又由于增加了蓄能部分,利用了所有的能量,使能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电机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电压变换部分使电瓶的寿命延长,能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而电动机的性能更加可靠,高效、节能显著,寿命长,成本低廉,转速平稳,性价比高,高效电动机是真正的环保、绿色的换代产品。
附图说明:
图:为本发明具体结构示意图
1、电压变换 2、蓄能 3、续流二极管 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续流二极管3由D4、D5串联,D6、D7串联,D8、D9串联后并联于V2、地之间,D4、D5串联,D6、D7串联,D8、D9串联的连接处分别连接电机D的线圈组成,其另一端与蓄能2连接,蓄能2由C9、C10的正极通过L连接,C9、C10的负极接地组成,其L的一端与续流二极管3连接,蓄能2中的L另一端与电压变换1连接,电压变换1由E与C1并联,IC1的1脚、2脚之间并联接C6、R7,2脚经R9、R8串联后接地,3脚经R4接Q1s,3脚经C4接地,4脚经C5接地,5脚接地,6脚经R2接Q1g,7脚经D3接V1,8脚接Q2c,8脚经R6接4脚;Q2e接R9、R8的连接处,Q2b接R10、C8的连接处,Q1g经D2、R3串联后接地,Q1d接T,Q1s经R5接地,C2、R1串联后接T,D1连接T和V2,IC2k经R10、C8串联后接地,IC2k经R11接V2,C7接IC2k与IC2r,V2经R12、W串联后接地,IC2r接R12、W的连接处,IC2a接地组成,其V2与蓄能2中的L另一端连接。
在电压变换1中,E提供系统的能源,C1的作用缓冲和滤波,C2、R1尖峰脉冲吸收,T变压器,D1整流,C3滤波,Q1开关管,R2限流,D2、R3嵌位兼正常工作指示,R4、C4尖峰滤波,R5限制取样,D3嵌压,R6、C5分别为振荡阻容,C6、R7反馈,R9、R8分压,Q2放大、调整,C8滤波,R10限流,R12、W取样,R11、I C2稳压,C7滤去尖峰脉冲;在蓄能2中,L、C9双向缓冲、吸收、平抑脉冲电压,C10瞬间蓄能、放能;在续流二极管3中的D4、D5、D6、D7、D8、D9兼续流、整流反电动势双职。
使用时与其它电动机完全相同。
本发明中的蓄能2、电压变换1可分别独立形成产品使用;蓄能2适用于电动机及电磁系统设备;电压变换1适用于电动车、适配电源、太阳能电板及电压变换装置或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希光,未经孙希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