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熄火的高效防回火割炬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9097.4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2 | 分类号: | F23D14/42;F23D14/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3151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熄火 高效 回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熄火的高效防回火割炬。
背景技术
在焊割设备领域中,割炬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气切割设备,气割炬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员工操作不当,或割炬的本身质量不好时,容易产生回火,导致割炬或气瓶/气源发生爆炸的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在割炬上增加防回火装置,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防回火装置有两种,干式回火防止器和水封式回火防止器,这两种防回火装置都是设置在手柄部分下游侧气管内。尽管这种装置可以防止发生回火时导致气瓶爆炸,但是不能有效防止割炬本身的爆炸。当发生回火事故时,无法防止割嘴至把手部分的爆炸,而割嘴至把手部分的气管内是存在可燃性气体的,回火引发的燃烧依然会导致爆炸的发生而使操作者受到伤害。
且现有割炬中不同可燃气体混合的均匀度不好,导至预热火焰的温度不集中温度不高,从而在相同的气体压力和流量下很难提高切割速度,造成切割工作的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熄火的高效防回火割炬,提高了气体混合均匀度,有效防止回火和熄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熄火的高效防回火割炬,包括后部接体、外部设置手柄的导气管、中部主体、切割氧管、混合气管和割嘴,后部接体通过导气 管与中部主体连接,中部主体和割嘴接头之间分别连接切割氧管和混合气管,所述混合气管与割嘴接头之间连接有防回火装置;所述防回火装置为螺旋线组件,包括螺旋座和螺旋条,所述螺旋条卡套于所述螺旋座内,螺旋条一端与螺旋座固连。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割炬还包括阀杆,所述阀杆包括阀杆主体和封头,阀杆主体和封头为固定连接,阀杆一端连接手轮,另一端通过封头与中部主体连接,形成气路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气管与中部主体之间设置射吸管,所述射吸管外部设置外套,射吸管一端与混合气管银焊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与中部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防回火装置与混合气管和割嘴接头的连接为银焊连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螺旋条为扭转式擦绳形螺旋条。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螺旋条为一根以上。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螺旋条的参数为:导程为4~12mm,外径为3~8mm,厚度为0.5~1.5mm。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封头为不锈钢封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防回火装置设置在割嘴接头和混合气管之间,有效防止回火发生,同时,螺旋条使割嘴的预热火焰更加稳定、集中,提高了预热速度和切割速度,使用安全,有效地避免各种原因导致的回火爆炸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螺旋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螺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螺旋条的侧视结构图;
图5为三根螺旋条的截面结构图;
图6为四根螺旋条的截面结构图。
图中,1、割嘴,2、螺母,3、割嘴接头,4、螺旋线组件,5、混合气管,6、外套,7、射吸管,8、螺母,9、中部主体,10、手柄,11、导气管,12、后部接体,13、螺母,14、软管接头,15、螺母,16、手轮,17、阀杆主体,18、螺母,19、封头,20、螺母,21、切割氧管,22、螺旋座,23、螺旋条,h、导程,l、外径,t、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和图2,一种不熄火的高效防回火割炬,包括后部接体12、外部设置手柄10的导气管11、中部主体9、切割氧管21、混合气管5、割嘴1和阀杆,割嘴1通过螺母2与割嘴接头3固连,后部接体12通过导气管11与中部主体9连接,中部主体9和割嘴接头3之间分别连接切割氧管21和混合气管5,所述混合气管5和割嘴接头3之间连接有防回火装置,所述防回火装置为螺旋线组件4,包括螺旋座22和螺旋条23,所述螺旋条23卡套于所述螺旋座22内,螺旋条23一端与螺旋座22固连,可燃气体在螺旋条23内流动时,易于实现混合,螺旋形流动,增加了流速。阀杆包括阀杆主体17和封头19,阀杆主体17和封头19为固定连接,阀杆一端连接手轮16,另一端通过不锈钢封头19与中部主体9连接,形成气路开关,螺母18实现阀杆与中部主体9固连,切割氧管21通过螺母20实现与中部主体9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