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演示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7661.2 | 申请日: | 201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关真民;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真民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3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衰 引起 下肢 浮肿 演示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具,特别涉及模拟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低垂部位如下肢,这是因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与重力有关,与心脏水平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越高有关,钠水潴留和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是心源性水肿最主要的原因。在讲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内容复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其动态过程;(2)多媒体教学为间接展示示意图,不能让学生直接眼看实物演示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演示模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教学直观易懂,使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的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演示模型,包括左心室模型、主动脉模型、下肢动脉模型、下肢模型、下肢静脉模型、下腔静脉模型、右心房模型、右心室模型和肺动脉模型,所述主动脉模型一端与左心室模型接通,另一端与下肢动脉接通,所述下腔静脉模型一端与下肢静脉模型另一端与右心房模型连通,所述下肢模型内设置有微循环U型管模型,微循环U型管动脉端与下肢动脉模型接通,微循环U型管静脉端与下肢静脉模型接通,微循环U型管动脉端设置有滴管,滴管旁设置有侧孔并与下肢组织间隙模型相通。所述主动脉模型、肺动脉模型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左心室模型、主动脉模型、下肢动脉模型和微循环U型管模型动脉端为红颜色透明材料,肺动脉模型、右心室模型下腔静脉模型、下肢静脉模型和微循环U型管模型静脉端为淡蓝色透明材料,下肢模型为无色透明材料,水肿液为淡黄色。
本发明能够简单直观显示出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的形成过程,具有以下优点:
(1)直观易懂,可自行操作;
(2)能够完整显示出心源性浮肿的发生发展过程;
(3)便于医学生理解记忆心源性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液体(模拟血液)
2、左心室模型
3、主动脉模型
4、主动脉调节开关
5、下肢动脉模型
6、滴管
7、侧孔
8、微循环U型管动脉端
9、微循环U型管模型
10、下肢模型
11、下肢组织间隙模型
12、微循环U型管静脉端
13、下肢静脉模型
14、下腔静脉模型
15、右心房模型
16、右心室模型
17、肺动脉模型
18、肺动脉调节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述过说明书附图提供的本发明模型具体实施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由于右心衰竭,静脉回流障碍,使体循环静脉淤血,静回流受阻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当超过淋巴回液能力时,可引起下肢水肿。由于与心脏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如下肢)其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越高,加上重力作用,所以心源性浮肿首先出现低垂部。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提供的演示模型如图1所示,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演示模型,包括左心室模型2、主动脉模型3、下肢动脉模型5、下肢模型10、下肢静脉模型13、下腔静脉模型14、右心房模型15、右心室模型16和肺动脉模型17,所述主动脉模型3一端与左心室模型2接通,另一端与下肢动脉模型5接通,所述下腔静脉模型14一端与下肢静脉模型13另一端与右心房模型15连通,所述下肢模型10内设置有微循环U型管模型9,微循环U型管动脉端8与下肢动脉模型5接通,微循环U型管静脉端12与下肢静脉模型接通13,微循环U型管动脉端8设置有滴管6,滴管6旁设置有侧孔7并与下肢组织间隙模型11相通。所述主动脉模型3、肺动脉模型17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4、18。左心室模型2、主动脉模型3、下肢动脉模型5和微循环U型管模型动脉端8为红颜色透明材料,肺动脉模型17、右心室模型10、下腔静脉模型14、下肢静脉模型13和微循环U型管模型静脉端12为淡蓝色透明材料,下肢模型10为无色透明材料,水肿液为淡黄色。
所述下肢模型内微循环U型管动脉端8设置有滴管6便于学生观察,滴管6一旁设置有侧孔7并与下肢组织间隙模型11相通。这样的结构设计,能直观形象的显示出右心衰竭时钠、水潴留,使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液体从血管内进入到下肢组织间隙而引起浮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真民,未经关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盘曲线轮无级变速传动机构
- 下一篇:光整形装置和激光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