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酸作为海水阻锈剂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4135.0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田惠文;李伟华;麻福斌;侯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1/06 | 分类号: | C23F1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酸 作为 海水 阻锈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锈剂在混凝土环境中或相应的碱性条件下,抑制海水或氯化钠溶液中的钢材(碳钢)腐蚀,具体地说是一种烟酸作为海水阻锈剂在混凝土碱性环境或相应碱性条件下的应用。
背景技术
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钢筋混凝土阻锈剂不仅要求具有低廉的成本、稳定高效的防腐效果和安全方便的管理使用方法,而且在应用开发过程中要适应绿色化学的要求,降低产品的环境负荷。
传统的高效钢筋混凝土无机阻锈剂产品如:磷酸盐类、铬酸盐类和亚硝酸基类,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所发布的PR ENV1504-9公告中被列为剧毒化合物,已禁止在基础设施和海洋工程建设中作为混凝土添加剂使用。目前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的有机阻锈剂如:胺类、醇胺类和脂肪酸类,根据《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海洋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要求,仍存在防腐性能指标和零污染物排海量无法统筹兼顾的问题,无毒环保由此成为了阻锈剂在今后发展中无可回避的制约瓶颈。
采用天然小分子生物材料或合成制剂如:维生素和抗菌药物等作为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且对人体无毒性的新型缓蚀剂来取代传统阻锈剂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突破,一些抗菌性生物碱、真菌剂、农作物荷尔蒙抑制剂植物萃取有机酸都已被研究证明能够在金属表面和酸性或中性溶液中的氯离子等腐蚀介质发生竞争吸附反应,并且已有工作逐步从中筛选出如:含羞草和单宁酸等化合物,都具有在饱和的Ca(OH)2混凝土模拟液高碱性环境中能保持较高阻锈效率的特点。
其中三种维生素(B3、B6、C)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对碳钢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Ferreira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首次研究了抗坏血酸在pH=2-6酸性溶液中的缓蚀效率;Goncalves和Ju研究发现烟酸在pH=2.7的0.5M Na2SO4中可显著降低阳极反应的腐蚀电流;Pang研究了吡哆醇在1M HCl中的吸附等温规律;转向混凝土钢筋防腐领域,对维生素系列化合物阻锈性能和规律的进一步探讨势必也将成为竞相追逐的学术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绿色无毒、高效的有效成分为含维生素类化合物的钢筋阻锈剂,用以抑制碱性条件下碳钢及其混凝土中钢筋材料制品在海水或氯化钠介质中的腐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烟酸作为海水阻锈剂在混凝土碱性环境或相应碱性条件下的应用。
其中混凝土碱性环境或相应碱性条件是指pH值为9.5-13.5。
所述阻锈剂应用于混凝土碱性环境中或相应碱性条件下,是指烟酸作用于海水或氯化钠介质中对碳钢材料及其钢筋制品进行腐蚀防护。
所述海水或氯化钠介质中烟酸的浓度为0.01-0.1g/L。
所述海水或氯化钠介质中烟酸的浓度优选为0.02-0.1g/L。
所述碳钢材料及其钢筋制品浸没在海水或氯化钠介质中,浸没温度为10-55℃。
海水或氯化钠介质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5%,
有效成分烟酸的别名为维生素B3或吡啶-3-羧酸;
本发明产品能防止碳钢材料及其钢筋制品在混凝土环境中或相应的碱性条件下,与海水或氯化钠溶液中氯盐接触时所发生的腐蚀电化学反应(局部腐蚀和全面腐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成本低。本发明阻锈剂的有效成分为烟酸,该化合物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已在工业上大量生产,广泛应用于保健医疗、生物制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2.绿色无毒环保。本发明阻锈剂与目前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的无机阻锈剂和胺类阻锈剂相比,具有暴露于强光下或在土壤和生物体中易降解为无毒物质的优势,不会给环境带来负荷,符合绿色阻锈剂发展的趋势。
3.适用性强。本发明阻锈剂的适用范围广,在不同盐度、温度和较宽的碱性pH范围内均具有优良的阻锈性能。
4.高效性。本发明添加少量的阻锈剂就能够有效抑制碳钢材料或其相应的钢筋制品在腐蚀介质中的破坏。
5.耐久性好。本发明缓蚀剂具有长效的作用持久性,能够长时间在碱性环境中保持较高的阻锈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