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3415.X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向赤;栾昊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昊然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行 人道 轿车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
技术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加,各种机动车辆的保有量日益增加,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停车场数量有限,很多时候人们只好把车停放在路边。路边停车阻碍交通,给他人带来不便,占路停车也是世界性的一个难题。建立立体车库是一个不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路边停车的特点是随机性强,可能一下子摆满路边,也可能整天就只有几辆车。停车的数量还与该路两侧的商店、饭店与办事机构的数量有关,可能当这个机构或商店、饭店搬走了,路边停车立即见少甚至没有了,所以就需要一种能够架、撤快速,占地面积小的立体车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架、撤快速,方便移动的立体车库。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包括下车螺旋道、车道支撑立柱、人员上下电梯、停车层场支撑立柱、停车层场、上车螺旋道、转向平台和基础;所述下车螺旋道、上车螺旋道、车道支撑立柱套装在停车层场四周;所述下车螺旋道和上车螺旋道通过转向平台和停车层场连接;所述下车螺旋道和上车螺旋道为旋向相同的螺旋道路,下车螺旋道和上车螺旋道均为单行车道;所述停车层场两侧各设置一个人员上下电梯;所述基础位于轿车车库底部;所述基础设有主通行门和侧出门。
所述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包括至少一层停车层场;每个停车层场均为独立框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榫卯插接,螺栓紧固。
所述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的基础为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结构;所述下车螺旋道、上车螺旋道车道支撑立柱为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结构或采用型钢焊接结构。
整个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的架放,可选择街边为平房的地段,以利于螺旋道的套装,也可整体架放在路边花园。当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不需要在此地架放时,可以利用大型吊装设备迁至需要的地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实现快速安装和拆迁,使用方便灵活,实现了同等占地面积车辆停放数量最大化,解决了车辆停车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车螺旋道,2、车道支撑立柱,3、人员上下电梯,4、停车层场支撑立柱,5、停车层场,6、上车螺旋道,7、转向平台, 8、基础, 9、侧出门,10、主通行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包括下车螺旋道1、车道支撑立柱2、人员上下电梯3、停车层场支撑立柱4、停车层场5、上车螺旋道6、转向平台7和基础8;基础8设有主通行门10和侧出门9。
停车层场5可以同时停放2~3辆轿车,每个停车层场5均为独立框架,可以一个一个的往上摞叠。层层之间采用榫卯插接,再加大螺栓紧固。
下车螺旋道1、上车螺旋道6、车道支撑立柱2用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套装在摞叠的停车层场5四周。下车螺旋道1和上车螺旋道6通过转向平台7与各停车层场5的进出口相连,轿车开到转向平台7后转向进入车库。
下车螺旋道1和上车螺旋道6为旋向相同的螺旋道路,进出停车场的车辆各行其路,且只能通过一辆轿车。由于轿车的高度低于人的身长,只允许轿车通行的两螺旋道之间的高度间距不大,绝不允许行人步行使用。通过上车螺旋道6到达各停车层场5的司乘人员,可以通过人员上下电梯3下降到地面。
基础8纵向摆放在人行道上,行人可以悠闲地由主通行门10通过。如果需要横过马路,也可以由侧出门9走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述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昊然,未经栾昊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3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莴笋泡菜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人值守型水库供水控制及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