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624.0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琦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住宅共用排气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安装于共用排气系统中的一种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止回阀、止回板与阀体的交合处,存在密封性差,两者结合紧固度差,长期工作中容易两者松脱,止回作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固性、密封性能好的止回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止回阀,包括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可供一止回板插入/抽出的开口,所述止回板包括底座及铰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处于常闭状态用于防止气体倒灌的止回片,所述底座与所述开口交接处、以及所述底座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交接处均设有软性体。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体设于所述底座或所述阀体上。
具体地,所述底座或所述阀体上设有凹槽,所述软性体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软性体截面呈矩形或梯形。
或者,所述软性体为喷、刷形成于所述底座或所述阀体上的一层软性材质。
具体地,所述软性体为软性塑料、软性涂料、橡胶、皮革、高分子合金、软木、软性合成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壁设有可与所述底座边缘配合的凹槽或凸带。
本发明中,止回板由开口伸入阀体时,通过其与开口交接处设的软性体以及其与内壁交接处设的软性体,增强止回板与阀体之间的闭合紧固强度,避免止回片开启、关闭的过程中,造成底座与阀体闭合松动而发生漏气、脱落,提高了止回阀的防漏性及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止回阀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底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或B-B或C-C剖切后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或B-B或C-C剖切后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A或B-B或C-C剖切后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6是图2中D-D剖切后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7是图2中D-D剖切后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8是图2中D-D剖切后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止回阀的立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底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A′剖切后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A′-A′剖切后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B′-B′剖切后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14是图10中B′-B′剖切后的第二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止回阀,其包括设有进气口110与出气口120的阀体100,阀体100上设有可供一止回板200插入/抽出的开口130。止回板200包括底座210及铰接于底座210上且处于常闭状态用于防止气体倒灌的止回片220,底座210与开口130交接处、以及底座210与阀体100的内壁交接处设有软性体300。
底座210包括连接部211及与连接部211连接的插入部212,止回片220铰接于插入部212上。当止回板200由开口130伸入阀体100时,底座210的连接部211未伸入阀体100内且交接贴合于开口130处,而插入部212伸入阀体100内且与阀体100的内壁及阀体100的开口130闭合,在实际使用时,当有进气时,会吹动止回片220转动以打开,当停止进气时,止回片220自动回落封闭,防止气体倒灌。在这一过程中,会带动底座210与阀体100及开口130闭合处松动。这样,气体即可由松动缝隙处倒灌入进气口110进入室内,从而严重污染室内环境。而本发明中,当止回板200由开口130伸入阀体100时,通过其与开口130交接处设的软性体300以及其与阀体100内壁交接处设的软性体300,增强止回板200与阀体100之间的闭合紧固强度,避免止回片开启、关闭的过程中,造成底座与阀体闭合松动而发生漏气、脱落,提高了止回阀的防漏性及安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琦,未经张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针头胶针排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使用稳固拆装方便的新型座位牌